當大家以為咖啡賽道已經足夠內卷的時候,市場又用實際行動表明還遠沒有卷到盡頭。
近日,主打中式面館的和府撈面也正式推出咖啡子品牌『Pick ME』,並在上海開設了首家咖啡館。
據悉,這家咖啡館由主打咖啡的『Pick ME 咖啡&熱食』和主打拉面便利店的『一杯拉面』組合而成,主要面向年輕消費群體,提供綠色健康的咖啡+簡餐。
從售價上看,Pick ME的咖啡均價在十幾元左右,與瑞幸咖啡、Manner Coffee等連鎖咖啡品牌相差無幾。
一直都主攻餐飲市場的和府撈面為何突然開始跨界咖啡賽道了呢?
作為客單價超過40元的中式快餐,和府撈面偏中高端的定位就決定了它難以向下沉市場突破,但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容量是有限的,持續的疫情又令實體餐飲受到影響,因而和府撈面需要通過多品牌、多領域的探索來尋找提振業績的方法。
其實最近幾年,和府撈面在產業鏈上的嘗試從未止步。
最初,公司將希望寄托於火鍋品類,並於2020年底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開出了幾家名為『和府火鍋和她的面』的火鍋店。
而後,又趁著『餐飲+小酒館』的熱潮,推出子品牌『和府小面小酒』,該店在傳統門店的基礎上,又加入了酒類、烤串等菜品,試圖拓展社交小聚的消費場景。
同一時期,和府撈面還孵化了一個名為『財神小排檔』的品牌,旨在佈局主品牌未覆蓋的市場。
今年5月,和府撈面又借著牛肉面品牌融資潮的餘波,開出了第一家『阿蘭家蘭州牛肉面』門店。
隻不過,以上這些子品牌均未激起太大水花,其中火鍋等業務更是試水不足一年就『折戟』了,營收始終都在依靠主品牌拉動。
另一方面,和府撈面還背負著資本的期待。
自2015年起,和府撈面陸續獲取了來自騰訊投資、華映資本、榮巽資產、網聚資本等合計近16.4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2021年7月,和府撈面宣佈完成近8億元E輪融資,創下目前中國連鎖面館中最高融資記錄。
E輪融資後,和府撈面的估值高達70億,此時的它需要一個更豐滿的故事來撐起估值,而跨界成為它的首選方式。
而且,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想要提高抗風險能力,除了產品和供應鏈優勢,也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矩陣,以迎合消費者日益精細化的需求。
當然,咖啡配面條這種新奇的組合到底香不香,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毋庸置疑,現如今咖啡確實是一門好生意,尤其在中國,更是充滿『錢景』。
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咖啡消費年均增速為2%,但是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卻高達15%。
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
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0億元。
迅猛的需求增速,必然使得各種規模的咖啡品牌未來在中國都有長期增長的潛力。
因此,眾多有能力的選手自然都想來分一杯羹。
除了和府撈面之外,近年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郵政、同仁堂、萬達、李寧、等石油大亨、地產大佬、服飾巨頭等都紛紛前來搶灘咖啡市場。
『生意的盡頭是咖啡』,已經從一句幽默調侃逐漸變為現狀。
不過,跨界的咖啡生意真的那麼好做嗎?
其實不然。
雖然嘗鮮的企業很多,但是能真正生產出叫好又賣座產品的卻是鳳毛麟角。
即便是同仁堂之前火速爆紅的養生咖啡,後續的發展也並不盡人意,曾經計劃一年內開出300家分店,兩年過去了也隻兌現了十多家而已。
對於大多數跨界咖啡的品牌而言,其實並沒有真正走出個人的風格特色,隻是在利用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及咖啡賽道的熱度來獲取短期利益。
其實無論何種生意,核心邏輯都是產品和消費者。
品牌要想跨界做好咖啡,就需要提升品牌經營理念和產品本身質量,打破消費者對其固有的認知,切勿讓短暫的新鮮感反噬原本的品牌優勢。
目前來看,中國的咖啡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如果說奶茶已經進入了『三國時代』,那麼咖啡應該還處於『百家爭鳴』。
即便是星巴克、瑞幸、Tims等巨頭,也遠沒有觸及到行業天花板。
我們相信,中國咖啡市場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眾多跨界入局的新手玩家會如何講好品牌故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編輯:鞠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