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證|紅酒養生是騙局?咖啡是『續命』還是『要命』。

喝紅酒能夠軟化血管的說法,多年來一直被廣泛接受,一些科普文章也解釋了其中的科學原理,但也有人懷疑這些說法是騙局。

同時在中文互聯網上,論述咖啡與健康關系的貼文中都會提及咖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但是這些貼文最後結論卻並不相同,甚至相反。

咖啡究竟是抗癌還是致癌?

《一》喝紅酒能軟化血管是持續近30年的騙局嗎?紅酒養生嗎?

喝紅酒能軟化血管的說法,多年來一直被廣泛接受,一些科普文章也解釋了其中的科學原理,那就是紅酒中存在一種叫做白藜蘆醇的物質

白藜蘆醇是植物體在逆境或遇到病原體侵害時分泌的一種抗毒素,在紫外線照射、機械損傷及真菌感染時合成並急劇增加,故稱之為植物抗菌素。

網上可查閱到的科普文章均顯示,白藜蘆醇可以預防包括心臟病在內的多種疾病。

要驗證紅酒是否有軟化血管的功效,我們需要搞清楚兩個基本的事實:第一,紅酒當中是否含有白藜蘆醇?第二,白藜蘆醇是否具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針對紅酒當中是否含有白藜蘆醇這一部分的事實情況,我們委托了凱喜博士對來自中國以及進口的十八款紅葡萄酒、三款白葡萄酒進行了白藜蘆醇的含量檢測。

鑒證|紅酒養生是騙局?咖啡是『續命』還是『要命』。

凱喜博士:我們所測的國產葡萄酒覆蓋了50元以下、50到100、100到200、200到800元等多個價格區間。

檢測結果顯示,白葡萄酒白藜蘆醇的含量為0,而十八款紅葡萄酒裡面都含有白藜蘆醇,其中含量最高的是5.09微克每毫升,最低是0.88微克每毫升。

經過數據分析發現,並不是價格越高的紅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越高,我們還從超市購買了綠色和紫色的葡萄進行檢測,發現果肉中含量為0,綠色葡萄皮的白藜蘆醇含量是2.77微克每克,紫色葡萄皮的含量是6.44微克每克,文獻資料的描述中也是葡萄皮和葡萄籽含有白藜蘆醇,果肉是不含有的。

綜合調查和檢測的結果,鑒證組了解到不同的紅酒含有的白藜蘆醇是不同的,但是紅酒品質的好壞和白藜蘆醇的含量高低並沒有一個因果關系。

那麼,白藜蘆醇是否具有軟化血管的功效呢?

2006年哈佛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白藜蘆醇使實驗鼠產生了與延長壽命有關的變化,提高了它們的生存能力。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大衛·辛克萊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他曾公開表示白藜蘆醇最接近你所能找到的神奇分子,一百年後人們可能會每天服用這些分子來預防心臟病、中風和癌症。

早在論文發表兩年前的2004年,他就與合夥人創立了專門研發白藜蘆醇制劑和衍生物的生物公司。

論文發表後,辛克萊的公司很快上市,並被全球最大的藥企之一葛蘭素史克收購。

與此同時針對白藜蘆醇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圍內逐漸增多,各地的科學家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證實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修復受損皮膚、抑制腫瘤細胞等作用。

其中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心血管專家迪帕克·達爾斯教授的相關學術成果最多,他對實驗鼠的研究結果表明白藜蘆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然而2010年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研究發現,白藜蘆醇會導致腎衰竭,其他科學家也發現白藜蘆醇會在不同實驗中呈現出相反的結果,隨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發生了。

2012年1月,康涅狄格大學公佈了一項歷時三年的調查,宣佈達爾斯在發表的文章中存在145處可確認的造假行為,篡改檢測結果以迎合結論需要。

康涅狄格大學通知了11個科學期刊,撤掉相關稿件20多篇,並開除了達爾斯。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辛克萊教授的公司被收購後凈賺800萬美金,造假的達爾斯教授是同期學者中科研經費最充裕的。

白藜蘆醇的這一段研發經歷確實讓人將它和騙局聯系到了一起,但除了辛克萊教授和達爾斯教授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科學家也有同樣的研究和實驗呢?總不能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參與到這個商業騙局當中去吧?為什麼同樣一個物質有實驗證明它是神藥,有實驗又證明它是毒藥呢,為此我們采訪了國家癌症中心的張凱醫生。

張凱:數據造假,就像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整個對白藜蘆醇的負面評價就相對會多一些。

它既然能作為一個藥品開發的方向,那麼它對人體就是有一個藥用價值的,所謂藥用價值主要是對疾病的治療價值。

現在的問題,它作為保健品的總體的評價爭議比較大。

紅酒當中的白藜蘆醇如果達到驗用量,那可能就會讓人宿醉不醒了。

凱喜博士的實驗數據顯示,在我們所有的檢測品當中,即便是白藜蘆醇含量最高的紅酒也隻有每毫升5.09微克,這什麼意思呢?如果您想達到實驗室的這種效果,就是軟化血管的效果,那麼根據實驗室的這個用量,至少要喝兩瓶紅酒才夠。

何況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的酒精量是不宜超過18.75毫升,也就是說每天的紅酒的量應該控制在150毫升左右。

網絡上各種貼文總說喝紅酒的好處不僅僅是軟化血管,其中還包括了抗衰和養生。

例如就有一條說紅酒中含有抗氧化物、白藜蘆醇、酚化物、維生素E、硒、鐵、鋅等等等等,能有效地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促進細胞再生,延緩人體衰老。

這樣的說法是不是真實的?還是僅僅它是來自紅酒廠家的宣傳。

葡萄酒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占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裡面的糖分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至30%,剩餘的物質中主要是由甘油、酸、氨基酸、脂類、酚類、礦物質和糖等組成。

白藜蘆醇屬於其中的酚類,它和同樣屬於酚類的單寧、花青素,被認為是紅葡萄酒具有養顏抗衰功效的重要物質。

中科院科研團隊在2021年於全球頂級科學雜志原花青素C1是一種天然的衰老治療劑,具有延緩衰老和控制衰老相關疾病的潛力。

但是論文明確表示實驗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同樣,來自全世界的研究花青素抗氧化作用的實驗都不是人體臨床。

發佈重要研究成果。

論文強調從葡萄籽提取物中發現的PCC1,

看來目前對於紅酒當中的白藜蘆醇、花青素等重要物質的研究呢,還處在實驗室的階段,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依據這些物質就得出紅酒喝了就對健康有益。

結論:紅酒養生的說法並不能被證實。

《二》咖啡是『續命』還是『要命』?咖啡致癌嗎?

在咖啡風靡歐洲六百年的時間裡,持續獲得了不少的罪名,甚至在1991年的時候,它登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2B類致癌物的名單,但到2016年,咖啡又從這個名單當中被剔除了,並且不斷地有新的研究成果,宣佈說咖啡對身體其實是有各種好處的。

而在最近的十幾年主要的爭論點落到了咖啡與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關系。

在中文互聯網上論述咖啡與健康關系的貼文中,都會提及咖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有不少貼文會同時列出科研論文作為證據,但是這些貼文的最後結論卻並不相同,甚至相反。

查看這些貼文的時間主要集中於近十幾年。

例如近期一些媒體和健康博主紛紛發文指出,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喝咖啡可以讓血壓更健康,長期喝咖啡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幾乎同一時間,另外一些文則宣佈,每天喝兩杯或更多咖啡,可能會使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一倍。

兩種說法都拿出了具體的科研論文作為依據。

稱喝咖啡降血壓的這些貼文大都以一篇發佈於

上的論文作為依據。

該論文收稿於2022年12月,發佈於2023年1月,第一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醫學和外科科學系副教授阿裡戈·奇切羅。

談到喝咖啡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貼文,引用的則是一篇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上的論文,這篇論文也是2022年12月首發,第一作者是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的寺本雅之。

喝咖啡降血壓的論文表明了他們的研究方法是從意大利北部小鎮佈裡西蓋拉隨機抽取了720名成年男性和783名成年女性樣本,比較他們的血壓值、每天咖啡攝入量和其它臨床數據,喝咖啡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論文,闡述的研究方法是對來自日本的年齡在40至79歲之間的6574名男性和12035名女性在生活方式、飲食和病史問卷調查以及健康檢查等方面進行了長期隨訪,對比咖啡和綠茶與樣本之間的關系。

在兩篇論文中,科學家們的結論究竟是如何表述的?

喝咖啡降血壓的論文裡,通過比對咖啡攝入量和血壓的數值,最終作者得出結論,喝咖啡對意大利普通人的心血管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喝咖啡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論文中,作者總結出此項研究的臨床意義,大量飲用咖啡會增加重度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通過對比這兩篇最新的研究論文,鑒證組了解到『量』在衡量咖啡究竟是有害還是有益上是非常關鍵的。

同時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個體差異,那麼怎麼樣才是適合自己的飲用咖啡的標準?我們采訪了相關的專家。

王靖:咖啡不會導致一個慢性高血壓疾病的產生,但是它確實會導致一過性的血壓增加。

咖啡的主要成分就是咖啡因。

咖啡因會激活兒茶酚胺系統,那麼導致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引起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導致血壓增高,另外咖啡還可以導致心臟輸出量的增加,這個時候病人也會覺得心悸,也會有血壓一過性增高,但是研究表明呢,這種血壓增高都是一過性的,一般喝完咖啡以後一到三個小時,這個血壓增高的作用就消失了。

那麼對於正常人來說,基本上咖啡三到五杯是一個上限是沒問題的。

可是對於一個中等程度的高血壓患者,像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00mmHg以上的這種血壓病的患者,如果你喝咖啡飲用每天超過兩杯以上,那麼從臨床流行病學的調查來說,它是會增加心血管病事件發生的。

結論:綜合以上的調查和專家的解讀,籠統地說喝咖啡降血壓,或者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實都是不準確的。

近十幾年來關於咖啡還有一個主要的爭論點就是和癌症的關系。

既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咖啡從2B類的致癌物名單當中剔除了,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咖啡致癌這個說法存在呢?

目前大量對於咖啡究竟是致癌還是抗癌的討論,都集中在咖啡中一種叫丙烯酰胺的物質,尤其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2018年3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等均刊發報道稱,美國加州法官規定咖啡店必須張貼咖啡致癌警告。

報道中說到咖啡豆烘焙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酰胺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查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丙烯酰胺被歸類於二類致癌物中。

那麼對於咖啡來說,喝多少才是一個安全的量?一杯、兩杯、三杯、五杯到底應該如何來衡量呢?為此我們也做了進一步地調查,並請教了專家。

王靖:有研究顯示換算過來以後60公斤的人,你大概要喝將近10升的液體量,這個時候不用丙烯酰胺來導致癌症了,光這些水就可能會導致腎衰,人就有危險了,所以這個量你是永遠達不到的。

結論:簡單的因為咖啡含有丙烯酰胺而說它致癌,並不科學。

節目首播時間:

周六19:00 鳳凰衛視中文臺

周六23:30 鳳凰衛視資訊臺

4月29日後中文臺首播時間更新為周六19:30

本期編導:張恒

文字編輯:於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