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時段』營業。

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在上海開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稱,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們除了討論要去參加哪個咖啡節之外,還有一個話題便是怎麼修改經營范圍、更換執照等等。

因為在這座城市裡,『咖啡+簡餐+酒』的全時段模式已經是一個潮流。

全時段模式並不是需要24小時開店。

而是豐富品類,全時段運營——早上提供早餐,中午做午餐,下午可以提供下午茶,晚上還能夠提供酒精飲料——讓顧客不管什麼時間段來,總有消費的可能。

較早一批采用全時段模式的咖啡門店,選址多集中公司白領及年輕人聚集的一級商圈,比如廣州珠江新城、上海陸家嘴和靜安寺等。

例如藍瓶咖啡在上海靜安嘉裡中心開出中國內地第二家門店時,在餐食設計上就考慮了『全時段』的模式,它不僅僅提供咖啡,還會結合周圍的客群提供輕食和咖啡雞尾酒飲品,並且按季節更新。

最近春季菜單上就推出了蘑菇厚蛋三明治、蝦仁牛油果三明治和覆盆子玫瑰金酒等全時段產品。


藍瓶咖啡春季餐食

Manner咖啡在上海國金中心的門店也是類似的設置。

除了供應咖啡外,還供應全時段的餐食,包括早餐的現烤面包,午餐簡餐輕食以及下午茶等。

在廣州,咖啡品牌Timetable在林和西路商圈開出了Timetable kitchen,PAIX則在珠江新城商圈推出了PAIX restaurant融合西餐。

此外,如來回咖啡、裡所咖啡等也推出類似的副牌,嘗試全時段的模式。

賣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時段』營業。
Timetable kitchenPAIX restaurant

全時段的模式事實上已經被不同品牌印證有效。

從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到在上海起價的輕食連鎖品牌Wagas。

前者豐富了早餐、麥咖啡、下午茶套餐時段以及夜宵套餐時段的業務——在美國推出全日早餐後,麥當勞的業績一改此前的頹勢。

而Wagas最早的形態也是咖啡館,隨後慢慢發展成輕食簡餐連鎖,所售產品包括沙拉、意大利面和咖啡等。

對於咖啡店店主來說,全時段是咖啡店提高坪效的有效方式。

上面提及的這些咖啡店,除了主打性價比的Manner之外,它們的客單價從70元到190元不等,相對於單純售賣咖啡來說高出不少。

『全時段經營,本質上就是要增加收入和攤薄成本』在廣州的獨立咖啡主理人Jason說。

『當經營時間拉長,門店的物理空間得以運用,而新增的經營時段又可以分攤了房租成本,提升了坪效』

從以往餐廳的傳統營業時間來看,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前者3小時,後者4小時,其餘時間閑置。

在房租固定的前提下,如果創造更多時段,也就是當營業時間越久,營業額也可能被創造得越高。

頭豹研究院曾做個一項研究,新式餐飲全時段營業之後,這些餐飲門店在非正餐時段的上座率達到60.8%,22點之後達80%,而普通休閑餐廳同一時段的上座率僅為30.1%。

此外,從客單價和翻臺率來看,它們的平均客單價要高於休閑餐廳,尤其是在非正餐時段,客單價幾乎是休閑餐廳的兩倍;雖然在14點-18點翻臺率較低,僅為1.25次,不過消費者表現出更長的停留意願和更高的付費意願,使得它們在單日收入較同等傳統餐飲的單日收入高5%-7%。

這都意味著,加大非正餐時段的供應,可以為品牌帶來更多可能。

事實上,全時段模式在餐飲行業並不新穎。

在去年拿到融資的COMMUNE也是類似的路徑。

它將『日餐夜酒』作為切入點,提供1000種酒水之餘,也供應披薩、意面等西式餐食,並會在不同時段會做出更換,以16-18個小時的營業時長來吸引更豐富的客群,開拓更多消費場景。

不僅如此,一些傳統餐飲品牌嘗試全時段復合型門店。

如湊湊火鍋,2020年它在北京三裡屯門店推出小酒館,通過『餐飲+茶飲+樂隊駐唱+酒館』的方式,在正餐消費的同時也試圖滿足消費者微醺需求。

而咖啡品牌加入全時段餐飲也有著其自身的優勢。

首先,從品類上看,烘焙及輕食的消費者和咖啡消費人群類型高度重疊。

根據艾媒咨詢2021年一份報告顯示,烘焙類的消費者女性用戶居多,且多為22-40歲的中青年,在一二線城市居多,且華東地區的客戶量較大,其次是華南、西南等。

Jason也告訴界面新聞,輕食店、咖啡店的用戶中,女性尤其是白領女性占比最高。

她們更會為精致或方便出片的裝潢、擺盤打動,並分享朋友圈,也更願意帶同事朋友來復購。

其次,輕食西餐品類也是方便咖啡品牌進行體驗的延伸。

『都是舶來品,無論是消費人群、品牌整體定位都是相符合的,供應鏈上也都更容易找到,畢竟沒有跨界如此之大』Jason表示。

而比起咖啡,烘焙、輕食還能覆蓋更多消費場景。

烘焙品牌百丘的CEO Nicolas此前也對界面新聞表示,烘焙比咖啡附加值高,長期來看,是可以提供一整天的食物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東西。


PAIX restaurant的餐食

對於咖啡品牌自身來說,如獨立咖啡品牌加入全時段或許能夠豐富自己的品牌業態,而連鎖品牌則能夠通過全時段業態找到自己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不過,比起開一家咖啡店,餐廳需要的話費投入更大。

根據Jason的說法,在廣州,開一家咖啡店啟動資金至少需要40萬元,而餐廳包括產品研發、人員配備還是合作供應鏈成本等在內的投入都大大超過這個數字。

更為關鍵的是,比起不那麼占地方、出品標準化的咖啡單品類業態來說,全時段餐廳更為考驗運營能力。

『咖啡品牌本身有口碑積累和粉絲基礎,開餐廳也許不需要太多品牌市場教育費用。

但它們的產品能力、接待能力,都需要經過時間和消費者的檢驗』Jason說。

這對於獨立精品咖啡店來說,或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