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拿鐵、皮蛋咖啡……這些是什麼咖啡?

咖啡,已經變成了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同時也成為了餐飲創意之花盛開得最旺盛的土壤。

薑蔥雞美式、苦瓜手沖、牛肉丸拿鐵……『特調咖啡』,或許是其中最腦洞大開的一類。

但有些特調咖啡,腦洞開得太大,給人的沖擊實在是太強了。

有人在南昌喝到了皮蛋咖啡,貨真價實的滿滿半杯皮蛋和拿鐵混合,讓愛吃皮蛋和愛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到了廈門,拿鐵裡可以加入一整個小章魚。

章魚拿鐵、皮蛋咖啡……這些是什麼咖啡?

特調咖啡是什麼?

沒有一隻鵝能活著走出廣東。

咖啡來到廣東,也少不了和燒鵝來一次熱烈的擁抱。

廣州某家咖啡店,以燒鵝為靈感開發的『酸梅燒鵝冰啡』,將酸梅醬、紫蘇葉、蘇打水和咖啡融合在一起,咖啡頂上再搭配一個形似『燒鵝』的廣東本地豆制品小零食齋燒鵝。

紫蘇的麻、梅子的酸、咖啡的苦、蘇打水的氣泡……從味道、外形多個方面去呈現這道本地美食的『咖啡版本』。

▲酸梅燒鵝冰啡。

來源:微博@fastfood急急腳

『白切雞咖啡』也是廣東創意咖啡的一員,為咖啡註入薑汁,來還原菜品中薑蔥調味料的滋味。

就是不知道味道喝起來到底是像咖啡,還是更像粵菜。

到了福建,真沒想到,牛肉丸和沙茶醬有一天會出現在咖啡裡。

▲牛肉丸拿鐵

還有很多讓人瞳孔地震的特調,比如南京鹽水鴨特調、長沙臭豆腐拿鐵……

這種讓人為之一振的特調咖啡,主打的就是一個『反差』。

越是和咖啡本身關系不大的食材,越是有噱頭——總之就是,拿出做菜的勢頭來做咖啡。

燒鵝咖啡、白切雞咖啡、豆腐腦咖啡、折耳根咖啡……去掉咖啡兩個字,本身都是菜。

某餐廳就曾與某咖啡聯名推出過『原汁酸菜拿鐵』。

名義上賣的是咖啡,實際上宣傳的還是自己的靈魂酸菜。

▲原汁酸菜拿鐵

後來他們又在快閃店推出了另幾款特調咖啡,宣稱『同時將5款川渝食材融入西式潮流咖啡,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給你意想不到的咖啡體驗!』

他們在宣傳自己的『酸菜魚盤掛耳咖啡』時,也沿用了這樣的套路,自己制作了香菜咖啡、榴蓮咖啡、蒜香咖啡……怎麼重口怎麼整,還號召網友們也來大開腦洞。

網友們的腦洞確實也挺大的,『特調咖啡』這場創意的狂歡,參與者不僅有咖啡從業者,喜歡喝咖啡的網友們也貢獻過很多流量頗大的配方。

比如社交媒體上風靡一時的濃縮咖啡+湯圓,不知道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湯圓吃法,還是貢獻了一種全新的咖啡打開方式。

同理,腸粉、生蠔也都可以用濃縮咖啡作為澆頭。

比折耳根咖啡還上頭的,還有網友們研發的藿香正氣冰美式,一杯get草本+酒精+咖啡因的三重暴擊。

為什麼這麼熱衷做特調?

在咖啡前面加上『特調』兩個字,就意味著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什麼招式都可以使。

相比美式、手沖、拿鐵、澳白這些菜單上的常見咖啡,特調咖啡顯得是那麼獨特和引人註目。

原本的黑咖無非就是卷在『豆』:瑰夏、花魁、耶加雪菲等等;傳統奶咖的重點無非卷在『奶』:厚乳、厚椰乳、冰博克牛奶、燕麥奶等等。

但是,特調咖啡就不一樣了。

用咖啡打底,然後啥都可以往裡裝,比如水果、蔬菜、果味氣泡水、乳酸菌飲料……整個菜市場和超市裡能吃的東西,都可以往裡放。

▲菜市場。

來源:圖蟲創意

很多特調咖啡,光看名字根本看不出是啥,必須看下面那行小字『註釋』,才恍然大悟——

噢,原來這杯『小行星掉在地上』,是玫瓏蜜瓜+牛奶+冷萃咖啡;這杯『河流之聲』,是伯爵茶+蘇打水+濃縮咖啡啊。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熱衷於做『特調咖啡』了?

因為『特調』咖啡更容易出圈。

一杯拉花優秀的拿鐵,在社交網絡上已經激不起多少水花,但是一杯加了新鮮橙子、蜂蜜和迷迭香的『橘子海』,贏面就大了許多。

▲普通拿鐵照片在網上已經得不到幾個贊。

來源:圖蟲創意

特調咖啡一直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越來越浮躁的咖啡市場,很難說某些特調咖啡裡,究竟是『好喝』占更多,還是『博眼球』占更多。

當然了,其實還有很多咖啡店真的是在傾註心力認真做特調咖啡。

對於喝不慣傳統咖啡的人來說,特調咖啡不僅更有意思,而且能更直白地體驗到各種風味的碰撞。

對於平時喝慣了傳統咖啡的人來說,特調咖啡也能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刷新對咖啡味道的認知——原來咖啡裡還可以把這幾種材料混在一起,而且是一種很特別的好喝。

▲3杯特調咖啡。

來源:樊北溟

創意咖啡的領域裡,咖啡時而是飲品主角,時而變成調味料和食材的澆頭,一年N場的咖啡市集,潮流和新品一波接著一波。

但是,咖啡還是一杯需要用舌頭來品嘗的飲料,『好喝』才是根本。

你喝過『特調咖啡』嗎?歡迎來留言區聊聊。

End
編輯:劉佐琪
校對:鐘 玲
審校:劉 昊
來源:吃貨研究所

▼關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