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現制咖啡消費仍處於初級階段
現制咖啡指以現場制作、銷售為業務特征的咖啡飲品服務形式,現制咖啡消費即為消費者到店進行咖啡產品的消費行為。
盡管一二線城市的咖啡消費已初具規模,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現制咖啡消費仍處於初級階段。
早在16世紀,現制咖啡就已成為發達國家的一種主流咖啡消費方式,人們習慣於在咖啡店或便利店購買現制咖啡飲品,同時也願意在家中使用現制咖啡機制作咖啡。
然而,在中國,現制咖啡消費還相對較低。
這主要是由於多年來中國的咖啡文化主要側重於傳統的煮炒咖啡和速溶咖啡,現制咖啡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相對較低。
此外,現制咖啡的價格相對較高,也限制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據美團發佈的公開數據,當前中國人均每年消費咖啡僅1.6杯,在一二線城市也隻有3.8杯,而在日本、美國,每年人均消費咖啡則分別達到176杯和313杯,可見中國未來咖啡消費量與人均消費量預計還有很大增長潛力。
參考近鄰日本的咖啡行業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咖啡消費量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預計未來中國現制咖啡行業也將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二、現制咖啡或將成為新茶飲的第二增長極
1、新茶飲主流玩家齊聚現制咖啡賽道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顯示,隨著現制咖啡市場潛力逐漸被認可,近年來,新茶飲品牌紛紛入局現制咖啡賽道,希望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來占據市場份額。
一些新茶飲企業選擇上新咖啡產品來進入咖啡賽道。
例如,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都早早推出了彼時大熱的『生椰拿鐵』,且常年有拿鐵、美式等經典咖啡;而益禾堂、CoCo也在2021年入秋後上新了『板栗拿鐵』和 『桂花燕麥拿鐵』;除此之外,一點點、古茗、七分甜等品牌也曾在此前推出具有各家特色的『創意咖啡』。
尤其是在近期,新茶飲連鎖品牌古茗正式跨界咖啡業務,推出了閃萃咖啡系列,主打兩款新品——榴蓮生椰拿鐵、牛油果生椰拿鐵,目前已在全國門店上線。
還有一些新茶飲企業則選擇另起爐灶投資一個咖啡品牌或者自己成立新的咖啡品牌。
其中,CoCo都可是新茶飲品牌裡較早佈局現制咖啡的,早在2016年就推出現制咖啡品牌CoCo café,設置了專門的消費區域和系列咖啡產品,2022年門店已超2500家。
在此之後,眾多新茶飲企業先後投資或自主成立了咖啡品牌,喜茶領投咖啡品牌『Seesaw』;蜜雪冰城推出咖啡子品牌『幸運咖』;樂樂茶打造咖啡品牌『豆豆樂』;書亦燒仙草入股『DOC咖啡』;茶顏悅色推出咖啡子品牌『鴛央咖啡』…… 總體來說,做新品牌機會更大、成本風險更高。
老品牌上新產品,成本更低,機會也有限。
2016-2022年新茶飲跨界咖啡一覽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對於一二線市場而言,咖啡滲透率已達到67%,與茶飲滲透率相當,因此新茶飲品牌入局現制咖啡,應註重增量市場,而不是存量市場。
而對於三四線市場而言,消費者教育並不成熟,因此品牌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地去推廣咖啡這個品類,讓更多過去沒有咖啡消費習慣的人開始飲用咖啡,實現拉新,做大蛋糕。
2、新茶飲增速放緩+咖啡市場升溫,促進跨界融合
為什麼眾多新茶飲品牌齊聚於此?一方面,新茶飲行業在經歷了拼品質、拼創意、拼營銷等多重競爭後的當下,其實已陷入增速放緩的階段。
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茶飲市場收入的規模從422億元增長至831億元,預計2023年有望達到1428億元。
但在未來的2-3年,新茶飲增速階段性放緩,調整為10%-15%。
這意味著,品牌被倒逼著進行主業之外的佈局。
而咖啡與新茶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費群體重疊的情況,憑借多年對消費者口味的探索及頻繁上新的研發經驗,茶飲品牌在借用原有品類優勢,並將其與咖啡相結合的能力並不差。
佈局咖啡業務,茶飲品牌既可以豐富自身的產品品類,又能拓寬消費場景、擴大消費人群,以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另一方面,中國人在喝咖啡這短短幾十年裡,引爆了很多爆款,比如生椰拿鐵、桂花拿鐵、椰青美式等,大膽的創新激發了市場商家、消費者的活躍度。
2022年,中國市場咖啡門店逾十萬家;2023年,咖啡市場規模預計將從現有的近4000億擴大至6178億。
咖啡作為一個上升市場,多樣化消費需求在爆發。
總的來看,當前無論新茶飲品牌還是咖啡品牌,在產品、場景上正在日趨靠近,但由於品類重疊性高,如何打造差異化,仍是一大難題。
並且,具體而言,咖啡與茶飲終究是兩個細分賽道,呈現著一定的產品差異,新茶飲品牌在產品創新、運營策略、聯動打法等方面的經驗或也未必能完全適用於咖啡市場。
3、現制咖啡市場規模和門店數高速增長,擠壓新茶飲市場
隨著庫迪咖啡、Manner Coffee、藍嘴獸咖啡等現制咖啡新勢力的崛起,蜜雪冰城、茶顏悅色、古茗等知名品牌入局現制咖啡飲品及線下持續擴張的咖啡店等推動,現制咖啡賽道的整體市場規模和門店數均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頗有『猛虎出山』的發展勢頭。
《2022年餐飲連鎖品牌門店發展年終盤點》數據顯示,現制咖啡賽道去年平均每一家品牌凈增門店為261家,遠高於餐飲行業其他幾個主要細分賽道。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從最近三年的數據來看,新茶飲始終占據現制飲品市場較大的規模優勢。
2022年新茶飲占比達到了61.9%,與2020年的65.5%相比,占比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2022年咖啡占比為17.8%,相比2020年增長近5%。
此外,相對於2020年新茶飲65.5%的占比來說,去年整體門店數占比有所下降,可見在一定程度上,咖啡品牌門店快速增長也擠壓了新茶飲的市場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現制咖啡飲品開發同質化程度高,近年來,現制咖啡門店迅速增加,一二線城市出現了許多創新和差異化定位的品牌,未來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在這樣的背景下,誰能夠先推出爆品,並依靠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快速規模化復制,就能夠搶占紅利窗口期,這點從瑞幸咖啡的發展歷程上也能得到驗證。
三、供應鏈整合能力、數字化建設、拓展品類邊界成為未來品牌關鍵競爭點
現制咖啡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咖啡豆。
全球咖啡豆生產集中在巴西、越南、哥倫比亞和印度尼西亞四個地區,其中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出口國,近年來,由於國際形勢、疫情影響等原因,從巴西、埃塞俄比亞等國外進口的咖啡豆成本不降反升,價格每公斤140元至180元,現制咖啡門店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因此,未來對現制咖啡行業而言,供應鏈整合能力將決定毛利上限。
當前頭部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已經在不斷上升,例如:星巴克擁有全球范圍內現制咖啡品牌最龐大供應鏈體系,其供應鏈支持直銷、零售和特殊三種渠道,分別服務於不同業務。
從國內市場來看,其已形成一條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從雲南的種植支持中心到江蘇昆山的烘焙工廠,已覆蓋星巴克在中國區域的大部分業務,甚至能夠為亞太地區提供支持。
此外,瑞幸也在不斷完善上遊供應鏈,繼福建烘焙基地投產後,自主投建的第二個全自動智能烘焙基地已於2022年第二季度簽訂完成了投資協議,計劃於2024年建成並正式投入生產,年烘焙生產加工咖啡豆可達3萬噸。
屆時,瑞幸將依托於江蘇、福建兩大烘焙基地,形成年產能超過4.5萬噸的自加工烘焙供應網絡,為全國7846家門店供應更高品質、更新鮮的咖啡。
與此同時,兩大基地的投產也將幫助瑞幸在產業上遊,形成更為靈活的供應優勢,以昆山綜合保稅區為立足點,為瑞幸長期發展提供支撐。
可以看到,成熟的咖啡供應鏈幾乎已成為了現制咖啡連鎖品牌的『標配』。
當前現制咖啡行業仍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包括數字化能力欠缺、加盟商實力弱、人員流動大、素質低、管理難度進一步上升等,而數字化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提升運營能力和效率。
例如:現如今咖啡生豆價格暴漲,中小咖啡企業苦不堪言,但擁有金融手段以及強大供應鏈能力鎖定成本的大企業其實影響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及運營上領先一步的咖啡企業還可能給客戶提供一系列全新的產品及服務。
以瑞幸咖啡為例,其數字化供應鏈已經實現從產品、采購、門店訂貨到倉儲配送的業務串聯及協同決策。
瑞幸自研團隊借助數據和算法技術,打造實時信息反饋、智能決策支撐的智慧供應鏈平臺,推動全業務鏈條的精細化管理及協同運作,實現供應鏈整體價值的最大化運用。
同時,利用算法技術,智慧供應鏈平臺聯動新品發貨策略、自動訂貨策略、智慧倉網規劃和調撥模型等,完成端到端全業務流節點打通,協助產品開發策略快速精準響應市場需求。
防疫常態化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基本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整體消費降級,現制咖啡將告別高價時代,例如:2023年初,擁有近萬家門店的『國民咖啡』瑞幸在旗下的近2000家門店,將現制咖啡的價格打到了10元以下,帶動了多家門店銷售量的大幅提升;喜茶也早在2022年就發佈關於完成調價的官方聲明,並承諾『告別30元』『今年所有產品不漲價』。
其中,美式咖啡直接降到個位數9元。
而且根據數據顯示,此前喜茶的客均單價為25元,與奈雪的茶《平均客單價27元》和樂樂茶《平均客單價22元》同屬於行業第一梯隊。
當然不僅僅是喜茶,包括奈雪的茶也將部分類商品全面降價以此對準中腰部市場。
其中2022年奈雪的茶也宣佈大幅降價,價格最低的茶飲和咖啡售價都僅為9元,整體降價幅度達到5至7元。
可以看見,當前主打平價現制咖啡的品牌越來越多。
除了幾家知名咖啡品牌外,肯德基、麥當勞、CoCo都可等快消品牌也加入到平價現磨咖啡低價的行列。
因此對於企業而言,找準細分人群,多渠道引流,拓展品類邊界將是長期策略。
四、一二線市場飽和,現制咖啡品牌向下沉市場滲透
近年來,現制咖啡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逐漸飽和,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成為全球首個星巴克門店數破千的城市;Tims中國敲鐘上市,並表示『到2026年底開出2750家門店』;與此同時,新銳品牌也在不斷湧現,中國郵政、李寧、腦白金、華為、特步、蔚來、內聯升等先後入局,咖啡成為品牌跨界標配。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現制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達876億元,2022年達1191億元,並預計2025年將突破2000億規模。
過去,一二線城市貢獻了最主要的成績。
美團發佈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消費市場報告》也顯示,三線及新一線城市門店數同比增速最快,前者能達到近19%,市場發展潛力較大;下沉市場訂單量增速最快,三線城市咖啡訂單量同比增長接近兩倍,四五線城市的咖啡訂單量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50%以上。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在一二線城市紅利達到頂峰,市場逐漸飽和,三四線城市在過去數年間咖啡訂單量增速強勁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紛紛轉戰三四線城市市場。
2023年1月底,瑞幸宣佈開啟新一輪合作夥伴招募,涉及全國15省80個城市,而此時距離去年年底上一輪合作夥伴的招募僅過去了不到兩個月。
當時,瑞幸的招募計劃面向安徽、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9個省,共對41個城市開放,而相較上一輪,最新招募范圍則更為『下沉』,縣級城市出現頻率更高,新增欽州、佳木斯、松原、包頭、通遼、攀枝花、普洱、三門峽等33個城市。
此外,由前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打造的庫迪咖啡《COTTI COFFEE》以『十天進駐十城』的速度卷土重來,還喊出了『三年萬店』的目標。
作為老牌咖啡品牌,星巴克也展示了其擴張下沉市場的決心與計劃,在此前的媒體采訪中,星巴克中國首席運營官劉文娟曾表示,除加強重點城市佈局外,星巴克計劃至2025年,新進入近70個城市,使其門店開到全國300個城市。
總的來看,當前下沉市場已成為頭部現制咖啡品牌的發力重點,預計未來三四線城市將成為現制咖啡消費市場的藍海。
現制咖啡行業各品牌線級城市分佈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
觀研天下分析師觀點:當前大多數現制咖啡品牌選擇下沉市場擴張的主要方式就是加盟和聯營,雖然這樣可以讓品牌迅速跑馬圈地、實現資金的回籠;但同時也將企業的商業模式置於放大鏡下考驗,盈利能力、供應鏈、運營管理、食品安全,任何一個環節的紕漏都可能讓品牌迅速遭遇滑鐵盧。
因此未來探索更加合理,可持續發展的下沉方式將是企業發展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