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細分品類之路,才剛剛開始。
今年夏天,咖啡混戰格外激烈的廣州,興起了一種『椰子咖啡』專門店。
大店模式,隻賣椰子咖啡,椰子現開現做,短短時間就在廣州、湛江等地開出12家門店,在價格內卷之下,還能做到店均5000元的日營業額。
仔細研究我發現,咖啡領域正在進入細分品類爆發階段。
價格戰之外,這或許能成就一批連鎖咖啡品牌。
廣州興起『椰子咖啡』專門店
茶飲流行的細分品類戰略,今年來到了咖啡圈。
誕生於廣州的貓頭星椰子咖啡,就是一個從生椰拿鐵的爆火中捕捉靈感,以椰子為細分品類,打造出的新品牌。
菜單上19款產品,90%都是使用椰漿/椰子水做的,門店吧臺存放著新鮮椰子,顧客點單後,椰子現開現做,銷量 Top3的單品分別是超級鮮椰拿鐵、生椰拿鐵、椰子水。
『我們做的是生椰拿鐵的升級版,使用椰漿+現開的椰子水復配,做出更清爽的鮮椰拿鐵,它成為點單率最高的爆款』貓頭星咖啡聯合創始人張奮告訴我。
在咖啡價格越賣越低,門店越開越小的大環境下,貓頭星咖啡的產品均價23元,門店基本都是百平以上,最大的門店300多平,成立於2022年10月的貓頭星咖啡,8個月開出了12家門店。
張奮透露,大部分門店位於下沉區域的貓頭星,日均營業額在5000元以上,節假日營收基本上都能過萬,『下沉市場+細分品類+優質空間』的組合,讓貓頭星站穩了腳跟。
前兩年,是細分品類在咖啡初現端倪之時,很多獨立小店、2~10家的區域小連鎖誕生,比如成都成華區的『縫紉機咖啡』,店裡隻出品一款澳白,成立3年依舊是成都咖啡熱門榜第一。
在北京,不僅有自助式咖啡店的成功,專賣黑咖啡的門店也頗受歡迎。
北京自助式咖啡店S.O.E COFFEE 圖源@大眾點評商家上傳圖冊
而在今年,咖啡細分品類似乎來到了爆發階段,不僅跑出了區域連鎖,更有一批品牌走出區域開拓市場,做到了近百店規模。
咖啡細分大爆發:
有品牌已開出上百家連鎖店
日益加劇的咖啡競爭,讓細分品類戰略再次成為一條破局之道。
盤點了一下今年以來湧現的咖啡品牌,我發現從早期進依靠產品做差異化細分,現在咖啡已經在細分品類打法上,找到了更多的路徑,湧現出一批區域連鎖品牌:
1、產品細分,『研創咖啡』走紅上海
上海的小鳥杯,12家直營門店,全部在上海,每家店設計都不一樣,主打研創咖啡,30~40元的價格帶。
圖源@大眾點評商家上傳圖冊
和大部分咖啡館以意式咖啡為主不同,小鳥杯主打的就是創意特調,他們做了一件比較重要的突破:把創意咖啡連鎖化了。
上海的o.p.s. café,僅有一家店卻火遍全國咖啡圈,但探過店的行業人都知道,o.p.s. café是一種小而美的獨立店模式,很難復制。
而小鳥杯,是通過產品sop的優化,以及培訓和運營的管控,把創意咖啡做成了連鎖品牌。
類似小鳥杯,上文提到的貓頭星,還有重慶的青松咖啡,都是主打椰子咖啡,也屬於產品細分的典型。
圖源@大眾點評商家上傳圖冊
2、風格細分,中式咖啡跑出連鎖
產品細分升級之後,就有了風格細分的品牌,長沙的鴛央咖啡,就是中式風格的代表品牌,目前已經在長沙開出了50家直營店。
絕對中國風的門店空間、器具,全系產品使用茶咖基底,以及少量創意咖啡,定價在13.8~19.8元,門店內處處都出片,創意周邊極其有趣,吸取了茶顏悅色多年的中式靈感,重新滋養咖啡,打造出了中式咖啡的連鎖品牌。
3、豆子細分,四葉咖門店即將破百
有的品牌,深入上遊來實現『細分』。
比如四葉咖,來自雲南,全系產品隻用雲南豆,通過雲南豆獨有的花果香為差異化,目前已經在雲南、貴州、開出80多家門店,預計在今年8月份門店就能破百,年底門店將會達到300家。
4、場景細分,『工位咖啡』走出成都跨區開店
成都的G1,定位工位咖啡,門店宛如大型辦公現場,可以單人辦公,也支持開個小會,有打印機、白板、投影儀、訂書機等一系列辦公用具,在極度內卷的成都市場依靠場景創新獨樹一幟。
今年,G1已經走出成都,在蘇州、青島等地開出首店。
同樣在場景上細分的,還有杭州的八角杯、南寧小滿咖啡、天津中中咖啡等,開在居民樓下,充滿人情味,主打社區咖啡模式。
5、制作手法細分,找準『對咖啡有研究』的年輕人
發源於蘇州的黑葉咖啡,是一家專門做日式深烘的咖啡店,主要售賣日式手沖咖啡,空間雅致,制作過程解壓,加上日式深烘豆子『恰到好處的煙熏味』,讓這個品牌與眾不同。
20~30元的產品均價,讓復購率也得到保障,目前黑葉已經走出蘇州,在上海開出首店。
很多行業人都認為,黑葉是未來會受到市場歡迎的一類品牌,當更多消費者能很懂咖啡的時候,就能喝出在豆子和技術上下功夫的品牌。
6、雙品類賽道,主打白領『有吃有喝』剛需
在細分品類裡,雙品類戰略,也是被很多行業人看好的一種模式,這其中有兩個品牌格外值得關注。
一個是SomethingFor大店模式,咖啡+牛角包,20多家門店,已經走出深圳,在合肥開出2家店。
圖源@大眾點評商家圖冊
另外一個是斐石『咖啡+流心三明治』套餐銷售占比可達90%以上,最高的時候單店可以一天賣出1000單。
三明治經過熱壓處理,中式餡料,一分為二,滿口的餡料,流心的高顏值,被稱為『更適合中國胃的三明治』種類也很豐富,基本能做到一周不重樣,目前,斐石已在華東區域開出近100家門店。
咖啡進入細分品類階段
能跑出新的大品牌嗎?
在茶飲行業,細分品類戰略成就了一批品牌,直到現在仍是品牌突圍的主要方式。
比如今年勢頭正健的霸王茶姬,就是以原葉鮮奶茶這個品類異軍突起的。
這一類型的『黑馬』,還有深圳的茉莉奶白,以及檸檬茶領域的檸季等。
而行業裡的一些大品牌,曾經也享受過細分品類的紅利,比如曾經以燒仙草品類突出重圍的書亦燒仙草,以楊枝甘露聞名的7分甜等。
本質上來說,細分品類戰略,是留給市場上的後來者的——如果不能是第一個進入飲品賽道,並迅速做到Top級的品牌,那麼就創造一個品類使自己成為第一。
前進入者,占領窗口優勢,往往是總成本領先,後來者才需要用細分品類來做差異化。
在國內的咖啡領域,星巴克、瑞幸、幸運咖等品牌已經通過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占領了各自的生態位,一些新崛起的品牌,如果想要迅速突圍,通過細分品類打法做差異化,是一個高效的、被驗證過路徑。
二縱觀茶飲的細分品類之路,任何戰略都有兩面性。
一方面細分品類戰略會讓品牌認知清晰,定位明確,迅速出圈;另一方面,細分品類的限制,也會讓品牌更早出現『創新者的窘境』。
所以細分品類戰略有兩個關鍵,第一是選擇的品類不能過窄過小,隻能做一個小而美的品牌;第二是在品牌實現一定規模後,要麼以己之力推動品類壯大,要麼就要及時調整定位,產品從細分品類逐漸過渡到全品類,才能支撐更大的規模,適應更大的市場。
咖啡的細分品類之路,才剛剛走了一個開頭。
結語
最後我想說,咖啡和茶飲,歸根到底,客群需求和精神內涵是截然不同的。
在咖啡細分品類的市場,不是獨屬於大品牌的舞臺,無數小而美的門店和品牌,同樣能帶給過消費者經久難忘的感動。
規模,不是咖啡賽道唯一的成功。
親愛的讀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不星標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星標《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及時接收每日新鮮的推文,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每日相見!
作 者:國軍;來源:咖門《ID:KamenClub》,轉載已 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