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湧現的本土咖啡品牌,外資咖啡品牌Tims在中國市場靠什麼站穩腳跟?
作為全球著名咖啡連鎖品牌,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開店的步伐不斷加快。
7月7日,『Tims天好中國』在銀川開出第700家門店,同時宣佈加速拓展下沉市場,計劃到2023年底拓店至一千家。
今年6月至7月,已有數十家Tims天好咖啡加盟門店陸續開業,銀川店就是其中之一。
這在Tims天好中國看來,今年以來消費市場回暖,將積極把握復蘇機會,通過推進差異化競爭策略,加速門店擴張,提升產品推新速度等舉措,持續擴大品牌規模,擴容消費人群。
不過,要達到這一開店目標並不容易。
易觀分析研究總監李心怡向融中財經分析,這意味著Tims下半年需要新開300家門店,即單月平均需要開出50家店左右,對比Tims在Q1季度的拓店數量31家,下半年拓店預期數目較高,如果Tims缺少加盟商儲備,這個目標還是有一定達成難度的。
咖啡賽道行業格局在2023年再次被重塑。
扭虧為盈的瑞幸,全國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中國咖啡市場進入萬店時代。
瑞幸的逆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雄心勃勃、勢頭強勁的咖啡連鎖新勢力加入競爭。
據艾媒數據顯示,近5年來,中國咖啡以15%-20%的速度增長,遠高於全球2%的均速,成為世界第一大咖啡消費市場。
增量市場前景廣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帶給企業更多增長機會。
卷土重來的陸正耀以更快的速度復刻瑞幸,新創業項目庫迪咖啡半年時間開店2000多家,5月底門店數達到3000家。
隨著下半場比賽的開始,咖啡新勢力們之間的攻防戰必將愈加激烈。
價格戰席卷全行業,9.9元咖啡、四五元的咖啡優惠不斷,甚至還出現1元咖啡。
想要爭奪市場份額,打破『快速生長又快速消亡』的魔咒,隻有走差異化的路線,要麼像M Stand等精品咖啡店模式,要麼就是Tims咖啡+暖食路線。
本文將試著解答這一議題,那就是面對不斷湧現的本土咖啡品牌,外資咖啡品牌Tims在中國市場靠什麼站穩腳跟?
乘勢而上,一路狂飆
第700家門店是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西北城市銀川開設的首店,也標志著Tims天好咖啡將繼續在全國擴張其商業版圖。
約有300萬人口的銀川素有『塞上江南』之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商貿重鎮,曾見證了中國與阿拉伯數百年來的商貿往來,如今又見證了Tims天好咖啡全國第700家門店暨銀川首店在此落戶。
根據『Tims天好中國』官方給融中財經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至7月,已有數十家Tims天好咖啡加盟門店陸續開業,銀川店就是其中之一。
加盟是Tims天好咖啡增長策略的關鍵一環,Tims天好咖啡計劃到2023年底拓店至一千家。
與當地優秀加盟商合作的模式,使Tims天好咖啡能夠占據優越的地理位置,降低公司運營成本。
銀川門店的開業也標志著Tims天好中國將向咖啡滲透率較低的城市加大擴店力度,在今年2月至5月同店銷售額增長超16%的基礎上,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在其他低滲透率城市開設更多門店以支持品牌增長。
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表示:『我們的開發和設計團隊在銀川店的展現上做得非常出色,巧妙地融合了銀川當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希望不論是當地消費者還是外地遊客在進入Tims天好咖啡的那一刻,都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我們也期待今後能在西北地區繼續開設更多門店』
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開店的步伐不斷加快,今年年底計劃開設門店數突破1000家,並滲透到下沉市場。
截至2022年3月31日,Tims天好中國全國門店數達到648家,已經覆蓋了40個城市。
其中,自營門店551家,加盟門店97家。
門店數量增加也拉動用戶規模增長,截至2022年3月31日,品牌註冊會員總數達1239萬,同比增漲近翻番。
Tims天好咖啡目前有金楓店《旗艦店》、紅楓店《標準店》、捷楓店《Tims Go》和靈楓店《Tims Express》四種店型。
如今,在自營和加盟兩種模式下,Tims天好中國打造豐富的門店類型,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旗艦店《金楓店》、標準店《紅楓店》、Tims Go《捷楓店》集中於商場、寫字樓、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休閑、工作場景,而Tims Express《靈楓店》開設在社區、加油站、酒店等更多樣的場景,四種門店協同互補,一起拓展餐飲消費全場景。
在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Tims天好咖啡主要以大小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店群佈局;在下沉市場,Tims天好咖啡主要以旗艦店和標準店為主,通過打造社交空間樹立品牌在當地的影響力。
『我們非常看好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尤其看好咖啡消費的長期增長空間』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沉市場已成為未來咖啡行業的重要增長極,Tims天好咖啡將繼續發揮其在品牌力、產品力和運營力方面的優勢,加快佈局下沉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助力品牌本土化,Tims今年1月官宣了中文名『天好咖啡』。
沒有爆款,是個問題
生椰拿鐵的成功,讓瑞幸逆風翻盤。
在生椰拿鐵之前,瑞幸的菜單幾乎全部由基礎款咖啡構成,唯一有特色的單品隻有隕石拿鐵。
此後,瑞幸維持著高效率的研發,更是化身爆款制造機。
從厚乳拿鐵、生酪拿鐵、椰雲拿鐵,再到今年的冰吸生椰拿鐵、碧螺知春拿鐵。
得益於數字化研發體系,瑞幸總是能精準捕捉到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切中年輕群體的需求。
這在平安證券看來,瑞幸產品推新&宣傳《聯名、代言人、私域玩法等》領先同業,而『引領』市場的背後,是基於大數據支持下對消費者的深刻洞察。
通過梳理其他咖啡主要連鎖品牌的推新&產品宣傳,我們發現瑞幸在產品上新節奏、上新數量、宣傳力、代言人&聯名選取上領先同業,其爆款系列產品『生椰系列』、『生酪系列』均為行業開創性,受到同行廣泛借鑒,同時今年的春日季中,瑞幸一改櫻花系慣例,再度推出新品『茶咖』系列,引發『茶咖』熱潮。
這種『引領』市場的背後,是瑞幸產品研發及營銷運營團隊對消費者有著深刻的洞察,當然也離不開公司數字化的研發體系對公司研發與運營的支持。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咖啡品牌都有瑞幸出爆款咖啡的能力。
『Tims咖啡沒有特別印象,貝果印象深刻,』一位咖啡達人告訴融中財經,『我身邊的95後更喜歡現在的manner、seesaw』
跟這位咖啡達人印象一樣,比較尷尬的是,在小紅書等社交網站,貝果等烘焙食物位居Tims必打卡網紅食品榜首,而它們家咖啡卻很少有人專門熱捧和推薦。
正如易觀分析研究總監李心怡向融中財經分析,Tims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定位有點不甚清晰,如果效仿星巴克打中高端市場,其產品力和品牌力還不足以支撐,如果打平價市場,又缺乏一定的性價比。
『這可能也是tims希望通過咖啡+暖食打造差異化特色的原因之一,即不在價格上貼身肉搏,而是通過差異化的品類組合開辟新的消費場景,隻是成功與否需要經過時間與市場的檢驗』她說。
顯然,Tims天好咖啡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
盧永臣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非常喜歡嘗鮮,所以他們也在不斷加快推出新品的節奏,從原來每兩個月上新加快到現在每2周至3周推出一批新品。
據他介紹,Tims天好咖啡的產品按照本土消費者的喜好進行研發,例如不斷減糖、推出植物奶咖和果咖系列等,品牌的標識、門店設計也都是在本土化的方向上由中國團隊主導完成。
洞察到消費者越來越多元化的需求變化,Tims天好中國不斷加速對產品的迭代升級,以往每年研發30多種新產品,去年增加到70多種,今年推新速度明顯再提升,僅前幾個月已經推出37款產品。
其中不乏當下流行的植物奶咖,以及各種果咖。
公司還洞察到口味清新的『冷萃咖啡』近來受到消費者歡迎,並結合最近大熱的『生椰』『牛油果』『芒果』等水果元素,推出了適合中國消費者口感的牛油果生椰冷萃、芒果生椰冷萃等。
上述產品一經推出,很快成為明星爆品,其中牛油果生椰冷萃高峰期每天能為每店帶來50杯左右的銷量,且很快成為高復購單品。
公司透露,目前研發、市場團隊的成員也更年輕化,更能抓住市場趨勢。
Tims天好中國產品種類不斷增加,進一步豐富了『咖啡+暖食』產品組合,將就餐場景從早餐、午餐,又延伸至下午茶場景,引發更加高頻次的消費。
Tims天好中國發給融中財經的資料顯示,去年公司著重發力的早餐貝果系列已經深刻打入消費者心智,19.9元貝果套餐為門店的早餐時段提供了大量銷售額。
今年公司又進一步將暖食延伸至午餐時段,先後推出最低25.9元的烤牛肉貝果三明治、烤鴨卷這類暖食套餐,拉升門店午餐時段銷售額。
此外,隨著完成對知名炸雞品牌Popeyes中國的收購,Tims天好中國矩陣進一步擴大。
今年第一季度,自營門店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8.0%,其中帶食物訂單比例同比增長了3.2%,達44.2%。
門店加盟,越來越受重視
進入後疫情時代,門店連鎖經營也已經成為現制咖啡的主流經營模式。
按照美團美食聯合咖門發佈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7年,現制咖啡門店總數將突破24萬家,其中連鎖門店將占據34%。
2017-2022年,整個行業連鎖門店近五年來的年復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1.2%。
隨著各地相繼湧現的中小型品牌全面進入拓店期,連鎖化發展空間將大有可為。
在餐飲行業,門店擴張是企業實現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在擴張策略方面,Tims天好中國在進入中國市場初期,通過自營店擴張積蓄品牌勢能,此後結合獨特的『城市加盟商』及『KA加盟商』模式,將門店網絡迅速鋪開至全國范圍。
正如易觀分析研究總監李心怡向融中財經分析的那樣,開放加盟是快速拓展門店數量的最好方式之一,Tims長期以來堅持直營模式,但是在各大品牌都在加快拓店、頭部品牌門店數量已達數千家的競爭環境下,Tims如果堅守直營而不開放加盟,會因為過重的開店投入而放緩發展速度,進而失去搶占市場份額的先機。
『開放加盟對於Tims現階段而言,可以加快門店拓展速度、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並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品牌形象』她說。
Tims天好中國通過推進差異化競爭策略,加速門店擴張,提升產品推新速度等舉措,持續擴大品牌規模,擴容消費人群。
財報顯示,一季度,Tims天好中國新增門店31家。
通常第一季度相較其他季節拓店速度稍緩,接下來拓店力度將持續加大,預計年末將會迎來一波拓店小高峰。
公司透露,今年預計將開出超過1000家門店,並覆蓋到40個新城市。
盡管目前自營門店仍占多數,但通過一季度自營門店新增4家,加盟店新增27家的數據對比來看,在Tims天好中國擴大佈局版圖的過程中,門店加盟模式正在越來越受重視。
Tims天好中國的門店加盟模式形成了差異化打法,獨特的城市加盟與KA加盟模式成為拓店提速的重要推進器。
就城市加盟模式而言,通過與餐飲經驗豐富、資金實力充足的城市加盟商合作,Tims天好中國能夠快速在一個新城市打開市場,並且保障門店科學佈局和高效運營。
2022年,Tims天好中國已經有12個城市加盟商,根據財報,今年第一季度這個數據持續上升,新增了烏魯木齊、淮安等地的加盟城市商,預計在今年會拓展至少10個城市加盟商。
加盟店的拓展與加盟模式的創新會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開店速度。
據公司透露,今年新增的門店中至少有一半會通過加盟店的形式完成,未來公司會將加盟店這一模式加速拓展至更多城市。
Tims天好中國管理層認為,業績增長是企業降本增效、加速產品創新、門店開拓等多方面的綜合成果展現,已經實現了營收和盈利的雙增長。
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3.36億元,同比增長超49.8%。
與此同時,公司門店利潤率水平持續優化,Q1自營門店層面經調整後EBITDA為600.2萬元,EBITDA Margin為1.9%,比去年同期提升13.8 %,上市後連續三個季度為正。
通過加強成本管控、提升數字化能力等舉措,Tims天好中國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財報顯示,在自營門店層面,食材成本保持穩定,人工、租金及店鋪層面其他成本保持持續優化,一季度人工成本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4.0%降至23.5%,租金及物業管理費占比從27.7%降至23.0%,其他運營費用占比從14.1%降至8.1%。
公司總部層面,市場費用占比從5.7%降至5.4%。
經調整管理費用占比從22.5%降至20.0%。
同時,數字化訂單的增長也帶動門店銷售額增長,促進門店運營效率提升。
今年一季度,數字化訂單約占公司自營門店訂單總數的79.1%,並且自提和外賣訂單數量同比增長了74.2%。
公司小程序自配送也在持續發力,將有效釋放更多降本空間。
拿什麼挑戰瑞幸?
通過規模、補貼和營銷的策略,瑞幸不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追求折扣優惠,還獲得了一批忠實用戶。
從這一點來看,瑞幸以快速咖啡模式和低價策略為主,在國內咖啡市場上開拓了增量部分,可以說取得了成功。
這一模式也被越來越多後來者奉為圭臬。
庫迪和瑞幸之間的激烈競爭,給國內咖啡市場的競爭格局帶來了新的動蕩和趨勢,而價格戰成為本土咖啡品牌擴張的必要手段。
今年2月起,被業界稱為『瑞幸第二』的庫迪咖啡發起了多次所有產品9.9元的促銷活動,且力度不斷加大;今年3月,庫迪咖啡推出『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把價格拉低到8.8元;在6月甚至推出了新用戶1元喝咖啡的逆天優惠活動。
面對庫迪咖啡的瘋狂開店,以及下沉市場更廉價的咖啡品牌異軍突起,瑞幸也不得不加入價格戰。
從今年4月份開始,瑞幸發放了大量9.9元/杯的咖啡券,並喊出『讓高品質咖啡進入9塊9時代』的口號。
靠低價打法切入咖啡賽道的庫迪咖啡,效果顯著,僅僅半年門店數量就迅速躋身本土咖啡品牌門店數量的第二梯隊。
5月30日,庫迪咖啡門店已經達到3000家。
不過,這距離瑞幸咖啡的萬店規模差距明顯。
三年前,沒有人預料到瑞幸能夠從暴雷中復活,並在今年遠遠超過了星巴克中國,店鋪規模達到了萬店級別。
沒想到今年賽程還沒過半時候,瑞幸咖啡的萬店目標提前實現,邁入了『萬店時代』。
6月5日,瑞幸咖啡的第10000家門店在廈門中山路開業,成為中國首家突破萬店的連鎖咖啡品牌。
從瑞幸完成破10000店開始,萬店夢似乎成了咖啡賽道上的標準口號。
庫迪高喊『三年開萬店』;挪瓦咖啡的中期目標定在了『2030年擁有3萬家以上的高質量門店』;而Tims中國的目標是在未來的5~10年內開到萬店。
紅餐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咖飲市場規模達到752億元,同比上漲23.7%;2023年有望突破900億元。
對比財報數據,剛剛破萬店的瑞幸2022年營收為百億,接近萬店的星巴克(中國區)營收則約為200億。
可見,市場還遠未到達天花板,各連鎖品牌尚有跑馬圈地和重構市場的空間。
瑞幸是行業顛覆者,中國連鎖咖啡的上半場,可以視為瑞幸與咖啡巨頭們的競爭;那麼,下半場的競爭局勢則變得更加復雜,現在的瑞幸已經成為咖啡新勢力們無法忽視的存在。
眼下,咖啡新勢力們必須抓住市場下沉、用戶年輕化以及口味多元化的行業機會點,同時必須專註於打造優質的產品,建立起與擴張同步的組織體系,將高速增長轉變為常態,才可以強勢突圍,在整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生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