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創業蜀道難,網友:咖啡人的第一桶金來自賣設備。

『經過一個多月的掙紮,我們還是最終決定把這家店關掉了……』

『經過了努力,我們實際上還是沒有得到自己的收獲,哪怕經過這樣的投入之後,我們決定在此時此刻還是要止損了』

抖音博主『難嘴瘦咖啡團夥』通過短視頻平臺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在經過嘗試了之後,這些用真金白銀下場的創業者,正在親歷咖啡創業的慘烈。

『半年時間,十萬賠進去了』

短視頻博主『夢姐』也分享了自己開咖啡店創業的經驗。

要做好咖啡店的定位、明確創業的目標、要做最壞的打算、要有做好收手的準備……這些都是親身經歷創業得出的寶貴經驗。

這些慘痛的創業經歷,並沒有阻擋人們開咖啡店的熱情。

或許出於熱愛,或許因為執著,咖啡創業之路上,有人退場,也有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然而,咖啡創業的慘烈還是被低估了。

價格戰時代的咖啡『內卷』,使得成本壓力最終會傳遞到創業端,當藍海變成創業者拼殺的紅海,創業者手中的咖啡就再也不香了。

咖啡賽道創業,沒有新故事

咖啡創業的火越燒越旺,不是因為小資情調的浪漫主義,而是這門『海外豆漿』的生意確實有利可圖。

數據不會說謊。

咖啡賽道是少有的增量市場。

根據咖啡行業協會發佈的統計數據,2011年到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0%。

美團外賣的數據增長更明顯,今年1-2月期間,咖啡外賣訂單同比增長了101%,咖啡產品搜索比去年增長了78.1%。

咖啡在消費端火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投身咖啡行業,連鎖品牌、創業品牌以及個人咖啡門店如雨後春筍。

2022年咖啡行業迎來『開店潮』,據不完全統計,30家連鎖咖啡品牌中有12家新開店面超過100家。

2023年,開店的熱潮還在繼續。

到2023年6月,瑞幸門店數量已經開到超過1萬家,星巴克超過7000家,庫迪咖啡、幸運咖等門店數量都超過2000家。

開店熱潮的背後,賽道中的創業者越來越多,行業也越來越卷。

連鎖品牌、跨界品牌加入,正在不斷擠壓新品牌以及個人創業品牌的生存空間。

咖啡賽道的玩家有三類:第一類是瑞幸、星巴克、幸運咖等連鎖品牌玩家;第二類是蜜雪冰城、甚至李寧、蔚來、華為等跨界玩家;第三類則是個人創業者。

高利潤空間的消費賽道,一旦湧入大量玩家,那麼必然會有玩家通過壓薄利潤空間從而降低價格,並快速起量。

在這個過程中,創業者們感受到的是喘不過氣的競爭壓力。

實際上,不少玩家真正下場之後才發現,咖啡創業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從選址錯誤到裝修失敗,再到經營管理不善,從營銷推廣不足、再到資金管理不當,每一步都是必須要走過的『深坑』,是創業者面臨風險所在。

2023年2月份,姚大發在小紅書發了一條名為《請救救我們的咖啡店 01》的帖子迅速走紅。

對於這家咖啡店的經營,熱心的網友們給出了上千條建議。

4月份,姚大發《請救救我們的咖啡店《最後一篇》》遭到房東刁難未能成功轉讓,隻能『連夜卷鋪蓋逃走』。

姚大發的失敗不是個例。

『喝咖啡是個好習慣,卻不是個好生意』短視頻博主『七磅咖啡』在自己的視頻中感慨。

在經營了兩年之後,這家咖啡店正在拆除裝修,最終還是走到了關店這一步。

這樣的現實其實很難避免,咖啡畢竟是一種消費品,咖啡創業也畢竟是一門生意。

咖啡品牌為了擴大用戶基數而不斷下沉,市場的擴張會進一步稀釋咖啡的文化屬性,競爭導向下,咖啡商業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雖然行業增長潛力在,但咖啡創業已然是一片紅海。

咖啡創業的成本『博殺』,創業者表示:『很受傷』

有人說,咖啡是唯一具備『十倍』增長潛力的賽道。

這話沒錯。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豆進口量同比增長74%,咖啡進口額同比增長68%,而咖啡以及咖啡出口量卻同比下降了39%。

數據背後,咖啡行業正在被國內消費市場的增長所拉動。

消費行業過去很久都沒有出現像咖啡這樣的新機會,有確定的市場,確定的消費人群,創業本身顯得那麼『水到渠成』。

但消費賽道的創業,拼的是速度。

創業本身,其實就是要比市場跑的更快。

消費賽道,跑得更快的其實是具有先發優勢的連鎖品牌,當這些品牌迅速起量之後,拼的其實就是成本。

現在的咖啡市場,價格戰是背景音,也意味著市場創業已經到了紅海階段。

藍海階段拼的是擴張,而紅海階段,拼的是成本。

過去幾個月,抖音、小紅書上多了不少咖啡創業的帖子,有的是分享自己獨立創業的經歷,也有一部分則是怒不可遏的品牌加盟商尋求維權。

以庫迪為例,上半年庫迪開店數量達到3426家,但上半年閉店的就有318家。

其中的原因可能在於,在紅海的市場中,前期的虧損使得部分加盟商可能低估了運營成本投入。

連鎖品牌打價格戰,最終受傷的是新品牌的創業者,新品牌意味著更多的投入,意味著前期的大量沉默成本,而價格戰則是壓垮創業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咖啡創業蜀道難,網友:咖啡人的第一桶金來自賣設備。

今年7月份,就有疑似庫迪加盟商的用戶在小紅書吐槽,創業開庫迪咖啡『4月24開業,7月11閉店』。

此後,該用戶再次發貼表示『花60W開庫迪買教訓』。

發帖中,這位用戶曾表示發帖當天聯系其刪帖。

抖音平臺上,也有疑似庫迪加盟商分享『一個月虧了一萬多,賣300多杯仍然不賺錢』也有某位庫迪加盟商表示,日均杯量雖然在300杯以上,但大多數都是活動價杯量,去掉成本後其實不怎麼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從市場策略的角度看來,庫迪咖啡以價換量的策略其實並沒有問題。

消費行業中,新品牌進入市場中,需要前期大量的運營投入來換取用戶單量,也就是說,用高成本來換高增長,前期的運營投入是必要的。

但問題在於,這種高成本是否能承擔得起。

早期資本介入的品牌,憑借資本的力量尚可熬過這個痛苦的虧損期,但加盟品牌的創業者並不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

因此,不少創業者因為創業高成本的問題,現金流出現壓力,因此不得不關店。

對此,有咖啡行業人士認為,營銷活動的確能換來業績增長,一旦停止優惠活動,品牌加盟商很難獲得持續的單量增長,多數商鋪的租金都會交半年,房租到期之後,不願意追加成本的創業者,可能就會選擇關店。

咖啡創業的終局是逃離?

咖啡創業的紅海之中,創業者面臨倒閉壓力,加盟連鎖品牌也有壓力。

庫迪快速開店,打價格戰,目的在於沖高業務規模,從而形成份額優勢。

但帶來的結果就是,加盟創業者,經營壓力很大。

今年6月底,有網友發現,太平洋咖啡在廣州的部分門店關店了。

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太平洋咖啡在營門店數量為214家,而2020年顯示為443家。

兩年多的時間,這家曾經『中國第二』的咖啡連鎖品牌關店超過200家。

如今這家咖啡品牌的市占率不足2%。

太平洋咖啡之外,庫迪不少店鋪也先後關閉。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6月,庫迪咖啡閉店數在18家典型連鎖咖啡品牌中占比達到了39%。

關店的背後,是殘酷創業紅海帶來的經營壓力,不少創業者鼓起勇氣直面失敗最終放棄,其實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抉擇。

抖音、小紅書上顯示,二手咖啡機經營商回收回來的設備已經堆滿了倉庫。

行業中的人來人往,催生了二手咖啡機的生意,有網友調侃道:賣咖啡的沒有賣咖啡機賺錢,咖啡人的第一桶金來自賣設備……

咖啡店的創業潮流中,有人脫坑,也有人入場。

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成立1年以內,且存續在業的咖啡相關的個體工商經營者就已經超過3萬家。

『咖啡是一門好生意,但也是一門慢生意。

咖啡創業的熱潮終會歸於平靜』一位研究咖啡文化多年的媒體人感慨道。

長期來看,咖啡是嗜好品,不是『可選消費品』,咖啡行業仍在增長,但短期來看,品牌間的廝殺仍在繼續,價格戰的持續也會進一步增加行業入局的門檻。

『在這個賽道創業,最現實的問題是你能不能虧得起』,有創業者在內容平臺分享到:『加盟咖啡店,正式投入運營的成本可能就需要幾十萬,再加上前期的運營成本,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結語:

成功者有喝彩,失敗者也有掌聲。

對咖啡創業而言,相比一腔熱血下場,接受失敗有時更需要無畏的勇氣。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結束未必不是另一種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