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醇厚度是口感的元素之一,除了粘稠的口感具有高的醇厚度,多汁感有時也能賦予高醇厚度的口感《想象一下喝湯、果汁、好茶》。
Body並不是我們味覺能品嘗出的某種標志性的味道,而是一種感受,一種重量感。
它的存在影響著一杯咖啡的整體口感,那是因咖啡的風味是由許多因素綜合的產物——味覺、香氣、質感、可能甚至還有聲音和視覺。
Body是咖啡飲用者通常最註重的咖啡的三大部分之一,與之並行的還有幹凈度和一些明顯的風味。
對於咖啡來說,『body』似乎是最難以理解的一個術語。
當我們描述『人體』時,我們指的是人的形體和姿態;但是『body』卻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用作形容body的詞匯是更加讓人迷惑的『輕盈』、『厚重』、『豐滿』等等。
body到底是什麼?
醇度《body》:body是指咖啡的觸感。
咖啡在口中的口感,從清淡如水或脫脂乳,到濃稠如牛奶或奶油、糖漿都有。
Scott Rao在The Professional Barista’s Handbook這本書中,將醇厚度定義為「在口中感受的飲料的重量或飽滿度」。
所謂『body』,其實指的是人們對咖啡在口中的『重量』或者『厚度』的感覺的描述。
咖啡入口之後,人們需要用舌頭的中間偏後的部位去感受它的『重量』。
Body可以以是輕巧纖弱,或者是厚實具有份量的,很多人把Body 想像成跟咖啡的苦有關,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苦不代表Body就是強的。
body所展現的並不是咖啡的某種特定的風味特色,而是幾種特征相互作用之下的綜合結果。
也正因如此,body並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影響body的因素也不止一個。
你可以體驗到一杯輕度body並且粘稠的咖啡,或者一杯厚重body並且果汁般的咖啡口感。
body的分類
那麼,究竟哪些咖啡屬於body輕盈的咖啡,而哪些又屬於body厚重的咖啡呢?
咖啡的許多因素都能影響咖啡在口腔中的『重量』《輕盈、中等、厚重》,咖啡生豆處理法與body的輕重息息相關,還有豆種,舉例來說,
- 蜜處理或者日曬法能帶來優質body,例如我喝過一款哥斯達黎加黑蜜處理的咖啡,body醇厚,如糖漿般甜美。
還有耶加雪霏日曬莓果園,也有優質body,果醬般粘稠,body厚重的咖啡通常復雜程度也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body的判斷有一定的主觀成分。
因此,學習body輕重的最佳方式,還是挑選幾種不同類型的咖啡,通過對比品嘗來加強自己對body的感受。
或者你可以對比濃縮和單品咖啡的body感受厚重感,body越厚重的咖啡,越容易擁有濃鬱的風味。
濃縮咖啡可以帶來更飽滿的風味,以及更醇厚的口感。
壓力能夠產生crema,即為一層金棕色的油脂層味道極苦但含有豐富的類黑精,這些賦予了意式濃縮的醇厚度。
Coffee Beans With Great Body
有著高醇厚度的咖啡豆
有些咖啡豆種天生被賦予更高的醇厚度。
像馬拉卡杜拉Maracaturra《馬拉卡杜拉:象豆Maragogype和卡圖拉Caturra混種,顆粒大小與象豆相近,最大可長到22目》口腔中感受到圓潤豐滿的醇厚度。
【鐵皮卡】可以說是埃塞俄比亞比較古老的原生品種了。
鐵皮卡醇厚度也是不錯的,【牙買加藍山】【夏威夷KONA】【雲南花果山】【印尼曼特寧】都是屬於鐵皮卡種的呢[嘿哈]
像印尼曼特寧,PWN 黃金曼特寧 | 黃曼專題報告, 區別曼特寧和黃金曼特寧口感濕刨法會有更醇厚的Body,一般來說,咖啡豆幹燥時附有越多來自咖啡櫻桃的果膠,咖啡中能品嘗到的Body更醇厚。
濕刨處理法在印度尼西亞很常見,與一般水洗法不同,濕刨法卻在豆體潮濕松軟,含水率高達30-35%時,脫去內果皮,讓生豆表面直接暴露出來,再繼續曬幹。
這是因為蘇門答臘島氣候潮濕,因地制宜發展出的方法,目的是加速幹燥。
[咖啡][玫瑰]幹燥時間縮短,咖啡豆的發酵期縮短,酸味大為降低,醇厚度因此增加,而且焦糖與果香明顯,略帶木質味與漢方藥草味,這也是曼特寧獨特的『地域之味』。
How to Roast for Body
烘焙出醇厚感
我們可以通過生豆的烘焙來強調或淡化咖啡的醇厚度,這也基於烘焙師對咖啡豆的了解,以及想要烘焙出什麼樣子的咖啡。
首先,讓我們明白一點就是越深烘焙的咖啡豆醇厚度越高。
然而,豆表顏色和整體烘焙發展並不能總是相吻合。
烘焙是一項綜合了各種復雜的因素一體的工作,好的烘焙師會在烘焙全程控制好火力去得到想要的風味。
在操作正確的情況下,拉長一爆能夠增長醇厚度。
碳水化合物在一爆期間釋放的量越多,越能夠激發出咖啡醇厚的口感。
在《Modulatingthe Flavor Profile of Coffee》一書中Rob Hoos指出,如果拉長美拉德反應,能夠釋放出更多的類黑色素,這意味著可以創造更高的醇厚度。
然而,如果整個烘焙過程拖得太久,會讓烘出的咖啡豆失去風味,隻剩下空洞的口感。
以烘焙的角度分析,Body的口感會隨著烘焙而升高,通常酸質,在中焙後消失的很快,但咖啡的Body(醇厚度)則相反,在中焙後增加的很快,所以這就考驗我們的考量標準了,如果這支豆子的酸質非常優秀。
那我們預設烘焙度就會往淺焙去靠攏舍棄一些Body,但如果這支豆子的酸質很普通,例如巴西,曼特寧,那我們的預設烘焙度就會往中深焙去靠攏增加一些Body,不可否認的良好的酸質的咖啡豆非常的珍貴難求,而body卻是可以在烘焙上做彌補,在中深焙時達到最高點,但再往下烘焙Body反而是減低,深焙時Body反而是瘦弱的,這一點讓大家在品嚐時做一個參考。
How to Brew for Body
如何沖煮出醇厚感
沖煮器具和濾紙最終會滲透多少油脂到杯子裡,這對於Body有著很大的影響。
沖煮器具之間的不同也會產生Body的不同。
有些器具幫助我們得到高醇厚度但是渾濁的口感,而有些卻有著清晰幹凈的口感卻低醇厚度。
像是法壓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能制作出高醇厚度的咖啡;法壓壺帶來的醇厚度要多虧了它的金屬濾網。
濾紙會將油脂全都濾出,然而金屬濾網會讓油脂留在咖啡裡。
V60與法壓壺完全相反,它的濾紙突出了咖啡的幹凈度。
但如果你手上既有濾紙亦有濾網,那你可以靈活地選擇想要喝怎樣的咖啡。
如果你喜歡很醇厚粘稠的Body,Espresso則是你的不二之選。
首先是因為它的粉水比,其次它是通過壓力進行萃取,這可比單純的重力要萃取出更多的化合物質。
壓力能夠產生crema,金棕色的油脂層味道極濃但含有豐富的類黑色素和纖維,這些賦予了意式濃縮的醇厚度。
如果你還是更喜歡手沖咖啡,那可以通過調整粉水比來調整Body。
但同樣也要注意不要萃取不足或萃取過度~
中深烘培的豆子一般脫水率比較高,所以重量比較輕,沖煮時粉不完全沉在底部,一開始註入水就會馬上被吸收,由於排氣旺盛粉的周圍都是泡泡因此產生通道,而這些通道越是新鮮的豆子維持的時間就越較久,使水位快速下降我一般都會用粗水流、慢慢的繞圈。
1.濾杯:KONO
2.水溫:93度
3.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4.烘焙程度:中深烘焙
5.燜蒸時間:25秒
風味:層次多變,幹凈,平衡,尾韻持久焦糖甜感
黃金曼特寧具體手法:15g粉,小富士鬼齒刀4研磨,kono濾杯,93度水溫,第一次註水30g水量,進行25s悶蒸,高溫不斷水一次性註完,水粉比1:15,萃取時間1:50左右.
沖煮器具之間的不同也會產生Body的不同。
手沖器具和濾紙最終會滲透多少油脂到杯子裡,有著清晰幹凈的口感卻低醇厚度,這對於Body有著很大的影響。
例如法壓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能制作出有醇厚度的咖啡但是味道容易雜;愛樂壓也可以沖煮出醇厚度高的咖啡,雖然得到高醇厚度但是渾濁的口感。
我比較喜歡用虹吸壺,沖煮到醇厚度的咖啡,而且也很幹凈。
日常沖煮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
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