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內咖啡市場高速增長,跨界入局的商家也接連不斷。
這其中,茶飲品牌是較受關注的跨界玩家。
據了解,蜜雪冰城設立了咖啡品牌幸運咖,茶顏悅色推出『鴛央咖啡』,喜茶、奈雪的茶也先後推出咖啡品類。
茶飲品牌的咖啡生意到底做的怎麼樣?
近日,記者在上海商圈的喜茶門店下單了一杯咖啡,由於前面還有大量果茶訂單,四十分鐘後記者終於取到了這杯咖啡。
在等待期間,記者發現門店隻售出了一兩杯咖啡。
曾在喜茶、奈雪的茶購買過咖啡的深圳消費者告訴記者,她後來沒有繼續下單,因為新茶飲的咖啡沒有太特別,而且當地咖啡店的選擇也很多。
而在廣闊的縣城市場,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已經有上千家門店,還往上遊佈局雲南咖啡豆供應鏈。
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飲的咖啡玩法也在轉向,從進口十萬元一臺咖啡機在門店搭售咖啡,開始深化供應鏈,往投資咖啡品牌等方向轉變。
茶飲界的咖啡大戰,正在走入下半場。
茶飲店的咖啡:難叫好也難叫座
林小語是一位95後奶茶愛好者,在深圳工作期間,她曾在熟悉的茶飲品牌購買過咖啡。
『在喜茶和奈雪都點過一兩次咖啡,喝下來感覺一般,沒有太特別』林小語說。
她告訴記者,在深圳,喝咖啡的選擇很多。
比如在她辦公樓樓下,分佈了M stand、星巴克、瑞幸等各類價位的咖啡店。
在咖啡的價格、味道上,她感覺喜茶和瑞幸不相上下。
因此她還是習慣在喜茶、奈雪的茶下單果茶,在各類咖啡館購買咖啡。
一個工作日上午,記者在上海市中心一家喜茶門店下單了一杯咖啡,大概40分鐘後,記者在前臺取到了這杯咖啡。
據記者體驗,在同一時段、同一商圈、價格接近的manner咖啡,可能最多等待20分鐘。
40分鐘的時長,對於急需攝入咖啡因的打工人來說,似乎尤為漫長。
喜茶的咖啡制作也與連鎖咖啡門店有所區別。
記者在現場看到,喜茶的咖啡機是全自動的,在旁邊同事倒好牛奶或椰奶後,負責出餐的店員轉身按下按鈕,待咖啡液流出後,倒入杯中、包裝好遞給顧客,流程十分簡潔。
喜茶門店這款全自動咖啡機自稱是進口定制,據記者了解,該咖啡機市場價格大約為10萬元/臺,並不等同於一般的家用全自動咖啡機。
一位資深的咖啡培訓師告訴記者,喜茶門店使用這樣的咖啡設備和操作流程,有利於減少員工的培訓成本。
全自動的咖啡機操作簡單,有助於門店標準化出品,也方便清潔機器、降低了維護成本。
畢竟半自動的咖啡機維修很麻煩。
不過,因為缺少咖啡師的操作,全自動咖啡機的產品可能會在出品品質上不及半自動咖啡機。
平安證券分析師易永堅在研報中分析道,在消費特點上,茶飲和咖啡呈現出不同的特征。
咖啡消費是一種主動的咖啡因攝入,茶飲消費更多是一種主動的飲料獲取及糖分攝入《並具有可選性》,咖啡和茶飲的差異決定了兩者門店難以大范圍相互滲透和取代。
但茶飲與咖啡的消費高峰存在錯位,有一定的搭配銷售市場。
咖啡高毛利、高增長的誘惑
對於各大茶飲品牌參與咖啡賽道的原因,一家頭部茶飲品牌的供應商鐘軻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品牌都想尋找高毛利的產品,而咖啡產品的毛利率比一般的茶飲產品更高,即使是單價比較低的咖啡產品,也有著不低的毛利率。
財報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在過去十二個月內的毛利率為60.8%,而奈雪的茶過去十二個月內的毛利率為23.68%。
『即使是在外賣平臺上出售的咖啡產品,商家手裡扣完平臺費用之類的,最起碼還能有50%左右的毛利;而外賣平臺售出的茶飲產品平均的毛利應該是在30%-40%之間』鐘軻透露,『所以,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加盟商,都覺得品牌不應該錯失咖啡賽道的競爭。
而一些茶飲品牌本身已經有較大體量和名氣,它的客戶群體多多少少還是會裂變出來一部分客戶去為咖啡產品買單』
而且,從茶飲行業跨界至咖啡行業,似乎並不是那麼難。
『一方面是咖啡行業的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很大程度上咖啡機就可以解決技術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咖啡師就是由茶飲師轉化而來的』鐘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咖啡與茶飲目標群體的重疊度也成了跨界的天然優勢。
平安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咖啡和茶飲用戶目標群體存在重疊,90後和企業職員均為兩類現制飲品消費主力,但咖啡消費者的性別比例更為均衡,且咖啡用戶畫像中『職 場奮戰』的青壯年,『多金金領』的中壯年特征更為顯著,而茶飲消費者中『90後+女性』以及『學生+白領』特征更為明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茶飲品牌紛紛試水。
蜜雪冰城早在2017年就殺入了咖啡賽道,創立了幸運咖這個品牌。
與蜜雪冰城一樣,幸運咖也是走平價路線,品牌口號就是『讓全球每個人喝上高質平價的好咖啡』。
奈雪的茶在2018年底推出首款含咖啡的茶飲。
2020年底,奈雪PRO茶飲店開始推出各式食品及飲料,如零食及咖啡,以此豐富產品品類。
喜茶涉足咖啡是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
根據喜茶官網,當時部分門店推出了咖啡波波冰、芝芝拿鐵等飲品化的咖啡,價格在20元-25元。
2020年推出雪山摩卡、香草鮮奶油雪頂等新品。
然而兩年過去,喜茶承認自己作為咖啡的門外漢,沒有做出好喝的咖啡,並決心要重新開始。
『誰要喝喜茶的咖啡啊?
』,這是喜茶2021年8月份發佈在自家公眾號的一篇文章。
喜茶在文章中表示,『我們的咖啡真的好喝嗎?
我們真的懂咖啡嗎?
我們真的有用心在做咖啡嗎?
我們自己交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得不承認,以前的喜茶真的不懂咖啡,所以才做出了不好喝的咖啡』
平安證券分析師易永堅撰寫的研報顯示,在推出咖啡飲品的各類茶飲品牌中,喜茶咖啡飲品占門店總飲品SKU比例為9.8%,奈雪的茶為19.1%,CoCo為11.9%,蜜雪冰城為7%。
《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7月14日》。
根據上述研報,瑞幸、星巴克、挪瓦等咖啡門店推出茶飲的比例也在15%左右。
喜茶、奈雪的茶走高端茶飲路線,以一二線城市用戶為主,當地的咖啡消費者日趨成熟,對口味、便捷程度等要求多樣。
喜茶、奈雪的茶要與城市裡林立的咖啡店競爭,並不容易。
茶飲咖啡大戰的下半場:從搭售到孵化品牌
即便如此,茶飲品牌的興趣依舊不減,而且已不僅僅是簡單地在門店菜單增加咖啡產品,開辟和扶持獨立的咖啡品牌正在成為趨勢。
根據天眼查數據,近日,奈雪的茶關聯公司已完成對AOKKA咖啡的戰略投資,目前持股比例為21.41454%。
今年6月,喜茶入股咖啡烘焙品牌少數派,持股比例為12%。
此前,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完成A+輪過億元融資,由喜茶領投,資金將用於全國門店拓展、供應鏈建設等。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還以個人名義先後投資精品咖啡品牌KUDDO咖啡、烏鴉咖啡,並成為烏鴉咖啡的大股東。
今年8月,茶顏悅色旗下的『鴛央咖啡』在長沙開設了5家門店。
雖然還未大范圍擴展,但已經引起了上海資深咖啡師李佳的注意。
『它的咖啡店從門店到飲品很註重設計,還是很值得去琢磨和學習』李佳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2022年7月,幸運咖入駐北京,也開始進軍一線市場。
幸運咖在咖啡供應鏈上也進行了不小的投資。
幸運咖曾聯合了雲南當地合作夥伴,去教農戶怎麼種出來更好的咖啡豆,在施肥、修剪枝葉、合理用藥等方面進行培訓,以保證當地農戶的咖啡豆的質量和產量。
此外,平價的幸運咖在強推品牌的社交屬性,這是它與其他相對高端的咖啡產品的差異化所在。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幸運咖在其外賣平臺推出了不少套餐,譬如5杯拿鐵、10杯拿鐵、5杯美食、10杯美式,平均每杯的單價在5-10元。
由此可以看出,幸運咖的社交屬性極為明顯,雖然每杯產品的單價不高,但是客單價並不一定低,因為很可能消費者會購買套餐與朋友共享。
據蜜雪冰城相關人士透露,為了保證農戶的咖啡豆質量,幸運咖與雲南咖啡店的農戶是簽了保底收購政策的,相對穩定的咖啡豆收購價不僅能夠保證農戶有一定利潤,也穩定了幸運咖的成本波動。
此外,鐘軻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做咖啡產品,其實也可以說是在茶飲賽道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策略。
有些茶飲品牌每家店之間的距離都非常近,也是一個道理,寧願自己的門店之間相互競爭,也不要被其他品牌競爭下去。
有咖啡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咖啡市場迅速增長,下場玩家眾多,但還仍處於共同做大蛋糕的時段,並不存在競爭。
不過,如何在擴大規模同時保證咖啡的品質穩定,將考驗創始人或管理團隊的學習能力。
《林小語、鐘軻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