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咖啡,這些莫名其妙的爭論你聽過多少?

單品咖啡更高級,意式咖啡已經過時了。

那些天天練拉花的,萃取研究明白了麼?

虹吸才是精髓,你們玩歐美派沖煮的太膚淺。

你們沖完的咖啡渣裡是不允許有香味,如果有那麼說明你的萃取還不完全。

這些看似高深且類似的『咖啡邪教』的話,你聽過多少?

狂熱的『信徒式』崇拜『:我教的才是正軌,其他人做的都是邪路。

咖啡有趣的地方在於豐富的感官體驗,調動視覺、嗅覺、味覺。

我們對於一杯咖啡的判斷,是主觀的,就像對某個人的認識,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有人喜歡對方的眉毛,有人喜歡對方的眼睛。

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和體驗咖啡,才是樂趣所在,並無高低之分。

咖啡行業入門門檻不高,但專業的咖啡從業者對於消費者來說,一樣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

從萃取到品鑒,主觀太多的事物便容易被邪教心理拉攏,選擇『一家之言』會師拜友。

狂熱的教主崇拜屢見不鮮,教主們不知何處學到的洗腦利器,作用在眾信徒身上,屢試不爽。

關於咖啡,這些莫名其妙的爭論你聽過多少?

比如分享一支曼特寧的中焙豆,可能會被其他教主的信徒鄙視,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沒有苦苦的爛泥巴味的曼特寧不是曼特寧。

因為他們不知道中烘焙的曼特寧,會有本植物氣息,焦糖甜香更為強烈,果酸味也比較沉穩優雅,,豐厚的甜感、醇厚甚至狂野的香料風味。

得感謝互聯網的發達,讓人去尋得咖啡資訊,聽到不同的聲音。

在幾年前,我們還隻能通過國內小眾的論壇和國外網站默默尋找資料。

但即便到現在,想要查詢專業的咖啡相關知識,依然很零星和存在隔閡。

比如一家咖啡店面轉讓時,店主說這臺設備是『專業朋友』賣他的,而這臺數萬元的設備,可能被『專業朋友』賺走了幾萬差價。

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巨額利潤僅是暫時,行業的良性循環需要每一個鏈條,小圈子的邪路財將終會隨著資訊的普及日漸消散。

再比如開咖啡館, 不把開咖啡館當生意總有人會告訴你,『咖啡做到無比極致與專業,生意就會好』講的都是情懷,講的都是專業,沒人會告訴你生意邏輯。

但開店是一個生意,不賺錢甚至虧錢的生意做了有什麼意義?要做專業的咖啡愛好者,買一套設備回家天天練習不就好了?

也許有人說,我們做的是『慢咖啡』,與『快餐咖啡』文化不是一種東西。

市場是最聰明的東西,消費者買賬才是最後的答案。

當客人關心店裡網速不夠快的時候,你還在研究一支微批次的咖啡萃取方案。

或是在本地咖啡文化尚未普及之下,一定要把四五十元的單品任務一樣推銷給消費者。

如果說你開店的目的在於自我娛樂,那所有人都會還以『你開心就好』的微笑。

來源:咖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