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聾人小夥的咖啡『夢工廠』。

新華社哈爾濱7月8日電《記者侯鳴、劉昊東》將近期烘焙好的咖啡豆倒入磨豆機中磨成咖啡粉,再將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濾杯中,然後拿起手沖咖啡壺註入熱水,從中心註水畫圈,將咖啡粉充分打濕,經過濾杯的過濾,咖啡壺逐漸充盈起來,發出陣陣咖啡香。

關銘辰熟練地沖泡著手沖咖啡,他把控好咖啡豆的品質、水溫、水量等每一處細節,為了給客人帶來更好的『舌尖上的體驗』。

關銘辰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夢咖啡』的老板,今年34歲的他從小就被診斷為聽力殘疾,在不戴助聽器的情況下,即便別人站在他旁邊大喊,他的世界仍是一片安靜。

一位聾人小夥的咖啡『夢工廠』。

關銘辰在制作手沖咖啡。

新華社記者 侯鳴 攝

關銘辰和家人沒有向現實低頭,在母親的不懈堅持及努力訓練下,關銘辰8歲時學會了說話。

為了融入社會,關銘辰選擇進入正常學校學習,通過付出加倍的努力考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關銘辰決定自己創業。

2014年,懷揣著這位年輕人夢想的『夢咖啡』在佳木斯市成立。

為了開這家店,關銘辰與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

『咖啡廳是服務行業,你怎麼跟客人溝通呢?』『年輕人在家裡發展不如去大城市,應該去尋找更多的機會』

面對父母的質疑,關銘辰堅定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在這個咖啡文化並不盛行的小城開起了咖啡館。

如今,關銘辰不僅能制作各種品類的咖啡,還從國外進口咖啡生豆將其烘焙成熟豆。

咖啡機出現故障經常找不到專業人員修理,關銘辰就自己動手,慢慢地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咖啡器具『修理師』,還常常作為評委參與一些咖啡專業賽事……關銘辰成了遠近聞名的『咖啡大王』。

這是『夢咖啡』的一角。

新華社記者 侯鳴 攝

店內除了關銘辰還有兩人不停忙活著,教東鑫和張施宇,她們也從小失去聽力。

在與客人交流時,教東鑫和張施宇總會身體前傾,全神貫註地聽著,並通過自己聽到的聲音及對客人面部表情及肢體的觀察與客人進行溝通。

『我以前在遼寧做了幾年玉石雕刻,今年想家了,過完年想回家鄉幹點啥,找工作也不是很順利,關大哥知道我回來向我拋來了橄欖枝。

我覺得這個行業挺有發展的,也相信關大哥,決定加入進來』張施宇說。

張施宇今年27歲,大學期間學習珠寶首飾設計與加工專業,她希望今後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做一些咖啡周邊文創產品,將玉石雕刻與咖啡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

像張施宇一樣有聽力障礙的年輕人在求職道路上往往遭受挫折,一些人知道關銘辰的創業經歷便常來找他,有的想聽聽他對自己工作的建議,有的想跟他學習咖啡制作,掌握一門『手藝』。

『我經常給一些殘疾人做培訓,教他們制作咖啡,很多人學一陣子後出去做咖啡師都能養活自己了,多的一個月能賺一萬多塊錢』關銘辰關於咖啡的夢很多,他想將咖啡文化介紹給更多人,讓更多人了解咖啡、愛上咖啡,打造出當地的咖啡文化地標;想建立一個殘疾人咖啡培訓基地,幫助更多殘疾人就業;想不斷發掘咖啡周邊特色產品,讓自己的咖啡館有內涵、有文化、有故事……

鈴鈴鈴……一陣鈴聲響起,關銘辰接起電話,聽了幾句後,關銘辰有些焦急,然後對對方說『請稍等下』。

他趕緊找來平板電腦,打開一款語音識別轉換的應用軟件,『您好,我剛才沒聽清,麻煩您再說一下』一切都弄好後,關銘辰提著的心才放下。

接電話是一件令關銘辰很頭疼的事情,盡管佩戴助聽器能幫助他接收到外界的聲音,但是僅靠助聽器裡的聲音,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狀態還是難以讓他自如地應對。

『雖然現在還有很多困難,雖然現在距離我想要做的那些事還有些距離,但我相信通過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最終一定能夠實現』關銘辰捧起一把散發著香氣的咖啡豆,目光真摯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