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裡的厄爾尼諾:反常氣候將如何影響你的餐桌?

日本麒麟飲料公司近期表示將暫時停止銷售Tropicana橙汁。

在德國科隆糖果及休閑食品展覽會上,巧克力和餅幹生產商抱怨著糖和可可成本飆升。

你的下一杯咖啡,也正變得更貴。

而這些或都與『厄爾尼諾』有關。

厄爾尼諾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通常伴隨著全球破紀錄的氣溫或洪澇等極端天氣氣象。

10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出警報,厄爾尼諾現象已卷土重來,全球海面溫度在5月、6月和7月創下歷史新高。

蝴蝶的翅膀已經扇動起來。

越南、印度尼西亞、巴西等羅佈斯塔咖啡豆的主要產地,預計將受到幹旱天氣的沖擊,從而大幅推高咖啡豆價格。

此外,棕櫚油、蔗糖、小麥、可可和大米等多種作物,也生長在容易被厄爾尼諾現象侵蝕的地區。

一杯咖啡裡的厄爾尼諾:反常氣候將如何影響你的餐桌?

厄爾尼諾將對全球大宗農產品產生何種影響?

東南亞和南美易遭受『厄』運

美爾雅期貨農產品組分析師陳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厄爾尼諾現象意味著赤道太平洋海溫及大氣環流出現異常。

從全球來看,厄爾尼諾出現時,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易出現洪澇災害。

中美洲與南美洲北部地區容易出現幹旱,巴拿馬運河的物流運輸可能受到水位偏低的影響而中斷或者延誤。

美國南部降水偏多。

加拿大南部、美國北部容易出現異常暖冬。

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區容易出現嚴重幹旱。

其中,東南亞和南美洲將受到更直接的影響。

陳強解釋稱,厄爾尼諾現象下,西太平洋海面上空氣壓偏高,從而給東南亞帶來高溫幹旱。

中東太平洋海平面上空氣壓偏低,從而給南美洲區域帶來更多降水。

從這兩個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來看,東南亞地區地處赤道兩側,正常年份常高溫多雨,因而適合種植油棕樹。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全球棕櫚油前兩大主產國,產量在全球占比分別近60%和24%。

而高溫幹旱對棕櫚油則具有減產影響。

『不過,由於油棕果全年可收且從生長至收獲需10個月左右,厄爾尼諾對棕櫚油減產影響通常滯後。

此外,油棕樹本身屬於木本植物較耐旱,通常較強程度的厄爾尼諾才能對其產生明顯的減產效應』陳強說。

在南美,該地區農作物種植大國有巴西和阿根廷。

其中,巴西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和甘蔗,在全球占比分別為42.21%、11.47%、11.35%和22.36%《以原糖產量計》。

阿根廷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大豆和玉米,在全球占比分別為3.04%和6.76%,雖然產量占比相對較低,但其大豆壓榨副產品和玉米出口較多,從而在全球大豆和玉米產量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陳強認為,厄爾尼諾在南美洲帶來的農業經濟影響可能好壞參半。

『更多降水利於巴西及阿根廷的農作物生長,可能帶來增產影響』他稱,『但值得注意的是,厄爾尼諾出現時,秘魯寒流減弱,難以給秘魯漁場帶來大量的魚類資源,從而使秘魯的超級蒸汽魚粉出現減產』 超級蒸汽魚粉是家畜家禽和魚類養殖的高品質飼料之一。

作物減產,價格推高

德意志銀行近期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逼近,已經導致咖啡、糖和可可價格大幅上漲。

隨著收成受到惡劣天氣事件的影響,預計其他食品商品也將隨之上漲。

例如,截至7月初,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樹品種之一——羅佈斯塔咖啡價格目前為2.913美元/千克,環比上漲7.82%,同比則為27.28%。

美國白糖期貨合約價格為0.9092美元/千克,同比上漲14.65%。

7月11日,可可的道瓊斯大宗商品指數同比上漲41%。

惠譽解決方案公司研究部門BMI的報告顯示,巴西的羅佈斯塔作物也受到幹旱的負面影響。

報告稱:『在整個東南亞地區,厄爾尼諾現象與低於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和較高的氣溫有關,這兩者都會抑制咖啡產量』

荷蘭合作銀行農業商品市場主管梅拉《Carlos Mera》預測,下一季羅佈斯塔咖啡產量將下降10%,降至1120萬袋。

大宗商品經紀公司Hackett Financial Advisors稱,通常情況下,在厄爾尼諾年,越南和印尼的羅佈斯塔豆減產20%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一般情況下,羅佈斯塔咖啡被用於即溶咖啡、罐裝咖啡、液體咖啡等工業生產咖啡上。

這意味著的速溶咖啡也不那麼『便宜大碗』了。

在可可豆的最大種植區西非,加納可可銷售公司稱,由於天氣惡劣,下一季的可可豆產量可能下降8%。

本季度,可可價格已經飆升至七年來的最高點。

陳強對第一財經記者總結稱,根據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從1960年以來,共發生19次厄爾尼諾現象,開始時間基本在5月~10月,結束時間基本在次年1月~6月。

『因此,從生長特性來看,當農作物的關鍵生長期處於厄爾尼諾持續期間時,其單產通常會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他說。

從作物來看,厄爾尼諾主要對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油棕果、油菜籽、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膠的單產產生影響。

但結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給出的農作物全球單產數據,在19次厄爾尼諾中,明確減產的品種隻有油菜籽《7/19》。

陳強對此解釋說:『厄爾尼諾的影響與其強度相關,也與農作物產區相關。

例如在19次厄爾尼諾中,有3次程度較強,其中油棕果、油菜籽均出現減產,棉花和天然橡膠則出現2次減產;而在較弱程度時,農作物通常減產概率較小;而從產區來看,由於大豆、玉米、甘蔗、棉花等主產區遍佈南北半球各大洲,通常部分產區遭遇減產時,其他產區卻實現增產,從而熨平了全球單產情況』

一些相對小眾的經濟作物也受到沖擊。

近期,全球橄欖油價格已經達到每噸6700美元以上,創下近30年來的新高。

西班牙是世界上橄欖油和食用橄欖的頭號生產國。

根據西班牙農業、漁業和食品部的數據,遭遇2022年夏天的幹旱和熱浪襲擊後,由於極其惡劣的天氣條件,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該國橄欖收獲期的產量比正常時期少50%。

厄爾尼諾的強度在不斷提升

研究顯示,即使厄爾尼諾現象結束後,其影響也將持續數年。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顯示,1982~1983年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經濟影響持續了半個世紀,造成的損失總計約4.1萬億美元《約合29.5萬億人民幣》。

1997~1998年厄爾尼諾季之後,全球經濟增長的損失則為5.7萬億美元《約合41萬億人民幣》。

這兩次厄爾尼諾現象分別使美國1988年和200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約3%。

秘魯和印度尼西亞等農業經濟比重較大的國家損失則超過10%。

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人員估計,從現在到2029年,最近一個厄爾尼諾季節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達到3萬億美元《約合21.6萬億人民幣》。

當下,厄爾尼諾天氣模式才剛剛開始,並有90%的可能性以中等或更強的強度持續到今年年底。

世界氣象組織稱,加上人為溫室氣體效應,這種天氣模式預計將使未來五年中的某一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監測主管巴杜爾《Omar Baddour》稱,如果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繼續按照預測發展,2024年很可能是《氣溫》創紀錄的一年。

陳強基於對NOAA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數據梳理發現,從頻率上看,厄爾尼諾的出現並非越來越頻繁,但強度確實在不斷提升。

『上世紀50年代,厄爾尼諾雖頻繁出現,但基本在中度及以下,60年代及以後最高開始達到強程度,但海洋尼諾指數《ONI》指標僅為2.0,70年代ONI最高達到2.1,90年代升至2.4,而在2015年最高則升至2.6,這說明厄爾尼諾強度有不斷提高的趨勢。

這原因錯綜復雜,或許與不斷發展的全球變暖有關。

越來越強的厄爾尼諾,必然會帶來更加極端的天氣現象,這才是我們更需關注且防范的事情』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