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7月20日,江蘇南通一男子發視頻稱,自己在瑞幸咖啡買的兩杯拿鐵,三分之二全是冰塊,喝兩三口就沒了。
當事人張先生稱,當時用券點了兩杯咖啡,點的是正常冰,結果兩杯拿到手,打開一看基本都是半杯以上的冰,咖啡可能隻有一半不到。
感覺花得很不值,裡面就沒有去冰的選項,感覺很坑人,再也不會喝這家咖啡了。
對於這一現象,有消費者調侃道『明明是賣冰的,還送了你咖啡』。
7月25日,瑞幸咖啡客服表示,所有飲品是嚴格按照流程制作的,可備註去冰,冰塊多和無去冰選項的問題會記錄反饋給相關部門。
有網友對此感到疑惑,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點單頁面中加入『去冰、少冰』的選項呢?
據現代快報報道,在茶飲行業,這不是個例。
少冰、去冰選項是網友們的普遍呼聲。
許多消費者都有需要『去冰』飲品,卻遭到拒絕的經歷。
有網友在評論區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建議手打檸檬茶改名叫手打檸檬冰,我說去冰『不能去冰』我說少冰『不能少冰』。
即使是線下櫃臺點單,有消費者提出去冰需要時,許多咖啡、奶茶店的店員都會回絕:『這款不能做去冰的』當問及原因時,他們隻是簡單地重復『公司要求』『店員不可以更改配方』。
但是其他個性化選項,如糖分的選擇普遍已經細化到無糖、3分糖、5分糖、7分糖等多個選項。
茶底、奶蓋、小料也可以按需自由定制。
據新消費日報報道,不少奶茶品牌均在外賣配送中備註了少冰或部分加料去除後存在不滿杯的情況。
業內人士稱,去冰的做法是將冰塊與滿杯飲料搖勻,飲料降溫後再將冰塊過濾,因此最終成品會存在部分缺失。
對於不足飲品的問題,該人士則表示,為了保證統一口感,冰量不同,細化至飲品原料配比也會不同。
此前店員會自行制作補足,但由於近幾年店內監控越來越嚴格店員必須按照流程制作,不滿杯也就成為常態。
7月26日,江蘇省消保委發聲表示商家應當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冷飲加冰要有度,動輒二三十元的價格,更應當真材實料、物有所值,不可使高價飲品淪為『水貨』。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商家應當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即使夏日,也有消費者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吃冰,需要去冰或常溫飲品。
此時,維持口味已不再是主要矛盾。
所謂『口感』亦是千人千面,口味的話語權不單單掌握在商家手裡。
為了順應健康瘦身的消費理念,商家相繼推出無糖、半糖、0卡糖的選項吸引消費者購買。
既然商家在飲品糖度上可以做到迎合顧客的個人品味,那麼溫度也應該一樣。
同時,商家應當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冷飲加冰要有度,動輒二三十元的價格,更應當真材實料、物有所值,不可使高價飲品淪為『水貨』。
江蘇省消保委表示,消費者樂於為品質買單,企業也要厚道做生意,把差異化經營的賽道鋪在質量上,實實在在讓消費者感到獲得感、滿足感。
新媒體編輯:崔曉萌
一審:崔曉萌 二審:何穎曦 三審: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