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現制飲品市場,『開店』成為熱門關鍵詞。
新茶飲賽道裡,除開邁步3萬大關、數量一騎絕塵的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和滬上阿姨四家品牌的門店數均已突破7000家。
與之相比,最近兩年才聲量漸顯的現制咖啡賽道,更是頗有種『後來者居上』的態勢。
走在最前面的瑞幸已率先完成萬店KPI,成為國內首家咖啡萬店品牌。
緊隨其後,頂著『前瑞幸創始團隊』光環的庫迪,僅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就達到3426家,其門店總數當前已突破4000。
隻是,單一的門店數量增長並不等同於品牌的規模優勢增加。
庫迪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盡管上半年的開店數遙遙領先,但庫迪上半年的閉店數亦是同行裡的『翹楚』,達到318家。
隨著閉店離場的加盟商正越來越多,庫迪必須盡早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問題了。
01.4000家門店背後,站滿了賺不到錢的加盟商
過去幾個月,抖音、小紅書上多了不少庫迪閉店的帖子。
除了一些怒不可遏在社交媒體維權的庫迪加盟商外,多由庫迪門店附近的消費者分享,他們看到的這些庫迪門店,基本開業3個月左右就閉店轉讓了。
原因也很簡單,店裡每月都在虧損。
有知情人士在某閉店帖子下面表示,他所在的門店,老板一直在賠錢,每月都得虧1-2萬元,所以幹脆關店了。
據他描述,這位老板的另一家門店雖然暫時還沒閉店,但杯量和營收也在下滑,正等待有緣人給出合適的價格『接盤』。
作為咖啡賽道備受關注的『新星』,庫迪的開店速度遠超同行,過去幾個月,幾乎以單月千店的速度強勢擴張。
隻是正如開頭所言,庫迪當前的閉店數也遠超同行,僅今年上半年就閉店了300多家。
開得最多關得也最多,說明不賺錢的加盟商大有人在,這實際指向的是,門店數已突破4000家的庫迪,並未跑出規模優勢。
而規模優勢不僅在於數量,更在於成本控制能力。
一個直觀的表現是,近期庫迪產品價格上調後,不少庫迪門店老板都在內部群表示,自己的杯量出現了顯著下滑。
這之中,有從一天八九百杯掉到一天兩百多杯的,也有一天兩三百杯掉到一百多杯的。
要知道,當前大多數加盟商都離回本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補貼力度雖然不可微小,但低價之下,高企的運營成本,使其仍難有高利潤。
如今價格上調,過去的杯量越來越難穩住,回本周期不可避免會被拉長。
一位開了兩個月庫迪的加盟商表示,門店日均杯量都在400杯左右,但這裡面95%都是活動價的杯量。
即便加上總部給的補貼,在扣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及營銷成本等開支後,還是賺不到錢。
由於過去幾個月庫迪一直在調整政策,尤其是產品價格都變動了好幾輪,這位加盟商原本想開第二家店的想法也被扼殺在了搖籃。
這意味著,盡管前期擴張速度迅猛,但從加盟商信心早已因回本遙遙無期、政策頻繁變動嚴重受挫來看,庫迪接下去極可能面臨後勁不足的考驗。
02.陪跑大隊『縮水』,庫迪還能有光明的未來嗎?
一個庫迪無法回避的現實是,品牌大概率很難拿到融資。
不同於2019年的新消費投資熱潮,現階段,資本市場對新消費項目的考核門檻正越來越高。
具體到咖啡品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與咖啡相關的投融資共11起。
這些『被選中的品牌』並不都是單一的咖啡品牌,有的是咖啡機品牌,還有的涉及的是上遊原材料產業。
其中,投融資金額最大的是獲得4.48億元B輪融資的小咖咖啡,品牌是做咖啡機起家的。
而在諸多單一咖啡品牌裡,庫迪並無區別於同類型品牌的顯著優勢吸引到資本。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此前曾對庫迪的定位有過分析,在他看來,『國內的咖啡市場已經進入內卷期,既有以第三空間為代表的星巴克,也有以性價比、服務體系為核心的瑞幸,同時還有以規模效應為基礎的麥咖啡等等,在這一背景下,庫迪的定位略顯尷尬,未來的生存充滿未知』
更何況,庫迪背後以陸正耀為首的『前瑞幸財務造假團隊』,還背負著瑞幸以及接連折戟的舌尖英雄和趣小面等諸多黑歷史。
如此一來,資本更加沒理由強行上牌桌陪賭。
當外部融資無望,庫迪必須盡快構築更穩固的護城河,才有底氣保證好不容易搶占的生存空間不被同行擠壓殆盡。
隻是,不論從產品、服務還是供應鏈等任一層面看,庫迪都尚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庫迪所在的現制飲品賽道,產品能否抓住消費者味蕾,俘獲消費基本盤,是品牌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但在產品方面,庫迪至今沒有出圈的爆品咖啡。
就連其人氣相對較高的潘帕斯藍系列,也沒能掀起如『瑞幸生椰拿鐵年銷一億杯』一般的高熱度。
甚至,不少庫迪門店的人氣推薦,如生椰拿鐵、生酪拿鐵等,至今也沒能脫離瑞幸的影子。
產品之外,在這個『無服務不品牌』的年代,庫迪的服務也沒能給消費者留下好印象。
產品上,社交平臺上大量詬病其口味的帖子已不算稀奇事,前段時間主推的1元喝咖啡活動,原本是庫迪擴大品牌聲量的好時機,但黑貓投訴平臺卻有不少消費者反應,自己的優惠券明明沒使用,想喝卻用不了。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在黑貓投訴線下餐飲機構類目的黑榜裡,庫迪被『送』上榜首。
開頭提到,包括新茶飲、現制咖啡在內的現制飲品品牌,都不約而同在朝萬店規模邁進。
而要在規模擴張的同時積累起規模優勢,起決定性支撐作用的供應鏈是重中之重。
深耕了20多年的星巴克,以及剛邁過萬店大關的瑞幸,早已建立起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從源頭的咖啡豆采購到門店飲品的制作和銷售,都由自身供應鏈把關,這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產品品質的穩定。
忙於開店的庫迪,遲遲沒能等來資本的撐腰,也將希望放在了供應鏈上。
近日,庫迪咖啡通過官方公眾號宣佈,其華東供應鏈基地將落戶安徽馬鞍山當塗,項目總投資額約2億美元。
隻是,2億美元並非小數目,沒有拿到融資的庫迪靠什麼投資?
有內部知情人士給出了答案。
原來,該供應鏈基地的土地和廠房都由當地政府提供,前5年免租,後5年租金減半收取,由庫迪和立宇合資的形式建廠,最終則會由立宇實際負責運營。
立宇是何許人也?
庫迪此前的供應鏈主要依托銷售咖啡機為主的王力咖啡,隨著王力咖啡逐步退出,立宇食品成為當前庫迪供應鏈的合作夥伴。
更值一提的是,這個供應鏈項目所需的2億美元,庫迪並非一次性付清,而是分10年逐步完成投資。
且不論10年的時間庫迪還是否存在,14億人民幣的資金,按照當前咖啡激烈競爭的現狀,庫迪在扣掉補貼、高額營銷費用等後,還能有這麼多資金來投嗎?
尤其在無法獲得融資的情況下,某種程度上,加盟商成了庫迪最後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隻是,越來越多的閉店案例又在訴說著,這些過去對庫迪抱著滿腔熱情的加盟商們,大概率也不願再在這場看不到勝利希望的馬拉松上陪跑了。